毕节试验区生态建设调研报告

毕节试验区生态建设调研报告

ID:8446606

大小:49.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3-28

毕节试验区生态建设调研报告_第1页
毕节试验区生态建设调研报告_第2页
毕节试验区生态建设调研报告_第3页
毕节试验区生态建设调研报告_第4页
毕节试验区生态建设调研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毕节试验区生态建设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节试验区生态建设调研报告一、毕节试验区生态建设取得的成效及主要做法(一)生态建设成效显著1988年6月国务院批准建立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相继实施了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中国3356、生态工程、农田基本建设、退耕还林、天保工程、长治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水土保持等多个生态建设项目。这些项目立足生态重建与经济开发相结合,近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以基本农田建设、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和恢复林草植被为重点,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

2、相结合,人工治理和生态自我修复相结合,促进群众脱贫致富和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开展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通过对土地利用结构的不断调整,探索出岩溶山区独具特色的多目标、多层次、多功能、高效益的水土保持与石漠化综合防治体系,取得了显著的建设成效,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土地生产能力,初步实现了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使生态建设出现了“六增三减三改善”的良好格局。1、“六增”。森林面积从试验区建立前1988年的601.8万亩,增加到2010年的1620万亩;森林覆盖率从14.94%增加到40.

3、03%;林木蓄积量从872万立方米增长到2092万立方米;农民人均纯收入184元增长到3100多元;农民11人均粮食从188公斤增加到370公斤,是当年农民人均粮食的两倍;农民人均基本农田从0.28亩增加到0.50亩。毕节试验区退耕还林工程成效显著从2000年开始试点,2002年全面铺开,到2008年,全区共完成退耕还林任务319.9万亩,为计划的100%。其中退耕地造林108.4万亩,荒山造林193.5万亩,封山育林18万亩,分别为计划的100%。退耕还林工程的顺利实施,增加森林291.4万亩,贡献森林覆盖率7.23个百分点。有关监

4、则数据表明,全区年均土壤侵蚀模数由原来的每平方公里5446吨下降到现在的3389吨。项目区31.19万户退耕还林农户直接从退耕还林政策中受益,我区退耕农户户均获得政策直补5996元,我区在退耕108.4万亩坡耕地的情况下,2009年粮食产量达到272万吨,比退耕还林前的1999年粮食产量222.01万吨增长了22.5%,实现了农民减地增收。赫章县大力发展核桃产业成效显著赫章县在取缔土法炼锌和土法炼铁后,县域经济受到很大影响的情况下,为实现从污染大县向绿色大县的转变,充分利用品质较好的核桃地方乡土品种,把大力发展核桃产业,作为兴县战略的

5、一项有力措施。通过实施退耕还林、三江源生态建设等为主的核桃生产基地建设,“十一五”期间种植核桃20万亩,使全县核桃栽培面积达31万亩,全县核桃年产量现已达到5000吨,产值超2亿元,被国家有关部门选定为“全国核桃林业标准示范区”、“中国核桃之乡”、“奥运推荐果品”。通过招商引资引资1亿元,拟将赫之林核桃乳厂生产规模从年产300吨核桃乳改扩建为年产3万吨核桃系列产品。2、“三减”。水土流失面积从16830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62.67%减少到15814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58.89%,减少了6%;土壤侵蚀模数从5446吨/年·公里减

6、少到3389吨/年·公里,土壤侵蚀量减少了37.1%,其中工程项目区的土壤侵蚀量减少57.8%;工程性缺水田土明显减少。3、“三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恶化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群众赖以生存的基本农田得到很好的改善。大方县羊场镇桶井村大湾组石漠化治理成效显著大方县羊场镇桶井村大湾组在实施石漠化治理11工程中成立了农民合作社,在大力种植刺梨、李子、枣子等经果林的同时,在经果林内间作独活、前胡、半夏、金银花、白芍、草乌等中药材600亩,平均每亩纯收入达5000元,2008年收获面积近400亩,创收近200万元

7、。村民吴维林一家5口人种植中药材15亩,销售收入5万多元,人均收入上万元。(二)主要做法1、健全领导机制。地、县、乡党委、政府建立强有力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及时研究解决生态建设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形成共同推动林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格局。2、建立多元投入机制。一是建立健全公共财政支持林业发展制度。二是积极争取国际援助。三是鼓励社会各类投资主体合资入股、联营合办各种林业产业化生产经营实体。四是进一步完善坑木林发展资金征收和使用制度。3、强化政绩考核。将生态建设主要指标,实行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签订

8、责任书,定期检查,定期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政绩考核、选拔任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之一。4、加强队伍建设。抓好行政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三支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5、营造浓厚的舆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