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核算中应用研究[权威资料]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核算中应用研究[权威资料]

ID:8544923

大小:1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01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核算中应用研究[权威资料]_第1页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核算中应用研究[权威资料]_第2页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核算中应用研究[权威资料]_第3页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核算中应用研究[权威资料]_第4页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核算中应用研究[权威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核算中应用研究[权威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核算中应用研究  摘要: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核算流程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环节:确认主要作业、划分作业中心、形成企业作业链、确定成本动因、将作业成本分配到各类产品成本中。还存在短期内效果不明显,高昂的费用和收益的不确定性,缺少相关软件系统的支撑,成本动因的确认和选择过于主观等问题。提出改进系统,采购计划与生产系统实现同步,完善财务信息系统,大力开发作业成本法应用软件系统;优化组织,推广作业成本核算的思想,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优化供应商结构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成本核算;成本

2、动因  F27A2095-3283(2016)11-0153-02  [作者简介]徐丽(1980-),女,汉族,黑龙江青冈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公司财务管理。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新的成本核算方法,这种方法以作业为中心,重视成本动因的正确选择,能合理地分配和管理企业的间接费用,准确地计算企业产品的成本。以改善企业成本控制现状,使企业提升竞争力。  一、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核算流程中的应用  (一)确认主要作业,划分作业中心  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基础是先确认作业,即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作业分析,找出

3、生产过程中的各项作业,并对作业进行区分。从理论上讲,作业划分越细越好,但从实际的成本效益考虑,企业应该根据重要性原则来确定主要作业,将同性质的作业纳入主要作业,继而形成作业中心,如原材料的准备工作、产品的质量检查、企业内部的物流运输、机械的维护和保护、售后体系等。  (二)形成企业作业链  企业的各项作业不是孤立的,而是按照一定的关系形成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即“作业链”,作业链同时也是价值链。企业完成每项作业活动都需要消耗一定的资源,同时作业活动又会产出一定的价值,这些新形成的价值再转移给下一个作业,按这

4、个顺序,产品被最终生产出来,提供给顾客。这是一个完整的作业链,在实际工作中,为了便于分析问题,往往将作业链划分为若干部分,分别加以分析。  (三)确定成本动因  成本动因是决定成本发生的重要活动或事项。成本动因可以是一个事件、一项活动或作业,它支配成本行为,决定成本的产生。所以,要把间接费用分配到各产品中去,必须了解成本行为,识别成本动因。例如质量检查工作原因是质检次数,商品传输作业动因是商品数量,机械调节作业动因是作业工具时间,材料准备作业动因是原材料将要使用的数量等。  (四)将作业成本分配到各类产品

5、成本中  根据作业成本法的原理,把企业归集的成本费用按照成本动因的不同计算各项成本分配率,将全部的间接费用分配至最终产品,计算各产品或劳务的价值。  二、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核算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新颖的、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但是计算过程繁琐,需要使用专业操作软件,实施作业成本法需要投入很大人力、精力和物力,并且作业成本法与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存在一些冲突,实际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  (一)短期内使用作业成本法效果不明显  很多企业使用作业成本法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如公司的主要竞争核心大大提

6、升,扩大了企业的利润空间,提高了企业经营效率。但在短时间内是很难产生效果其效果,需要长期使用才能显现。因此,给企业增加了很大压力,导致大部分企业半途而废。  (二)高昂的费用和收益的不确定性  作业成本法的使用程序比较繁琐,操作起来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还需要昂贵的费用支出。会计工作者习惯于过去使用成本计算的办法进行成本核算,对作业成本法理解不透彻,对其方法操作流程也不适应,大部分工作人员缺少操作的实战经验,进而缺乏对成本方面的控制,给收益带来不确定性。  (三)缺少相关软件的支撑  企业在应用作业成本法时

7、,花费金额分配的标准成本动因是不一定的,间隔花费的作业如生产准备、市场监督等都能够当作成本动因。另外,作业成本法需要提供的数据信息比过去更庞大,计算工具复杂多样。尽管我国企业财务电算化的办事效率已经得到了很大提高,但仍旧不能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具体表现在:由于企业拥有很多不同的系统、每个系统使用的标准都较低,没有构成选购、制造、成本核算的系统运营和管理步骤的整体化;会计系统设计仍旧停留在提升计算功效及减少会计人员工作强度方面,缺少对系统本身方法的优化,导致作业成本法短期内无法体现运行效果。  (四)成

8、本动因的确认和选择过于主观  成本动因能体现产生成本作业属性的计算标准,是能源耗费分配到作业中心的主要根据,说明作业中心对能源耗费状况,对成本信息的标准率和相关率有非常直接的响应,是进行成本分析的基础。目前,企业对资源的使用以及车间发生的费用,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下成本动因的选择还存在较大的偏差。企业往往带有很强的主观意识,会使计入核算的成本与实际发生的成本之间产生较大的差距,导致成本信息不真实。  三、对策建议  (一)改进系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