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变迁及其借鉴意义

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变迁及其借鉴意义

ID:8568505

大小:21.07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4-01

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变迁及其借鉴意义_第1页
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变迁及其借鉴意义_第2页
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变迁及其借鉴意义_第3页
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变迁及其借鉴意义_第4页
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变迁及其借鉴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变迁及其借鉴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变迁及其借鉴意义   近期频发的美国财务造假案引发了会计理论界对会计准则制定是以基本会计原则还是以具体会计准则为导向的争论。在美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历史上,曾经采取过“假设—原则”的制定模式,如今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正在酝酿由规则导向转为原则导向的准则制定模式的变革。会计原则、会计规则与公认会计原则的关系如何,两种导向模式曾经对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的制定产生过怎样的影响,对上述问题的理解能使我们更好地从这场变革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   一、会计原则与会计规则的区别与联系   会计原则和会计规则均为会计理论的基础概念,准确把握二者的含义及其相互间的

2、联系,是理解两种准则制定模式的前提。   1、区别   二者的区别首先体现在其含义不同:   会计原则(accountingprinciple)从广义看是指处理会计事项所依据的规范观念和规则。从理论上说,会计实务中应该有一些原则可用来指导会计方法、程序或有关准则,这些原则通常被称为基本会计原则。亨利·伍奥克在《会计理论》一书中将会计原则分为输入导向性原则和输出导向性原则,输入导向性原则包括通用业务规则如收入确认原则、配比原则和限制性规则如稳健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客观性原则,输出导向性原则包括可比性原则和一致性原则。会计规则(accountingrules)指处理某项会计业务

3、的操作规则。它是依据会计原则制定的。会计程序也是依据会计原则制定的,其中包括记录、分类、汇总、分析等。从性质上看,会计规则介于会计原则和会计程序、方法之间。   从与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的关系来看:   会计原则是根据会计假设和会计概念引申出来的,它与会计概念,会计假设和会计目标共同构成了会计理论的内容,对会计实务及会计准则的制定起指导作用。会计规则来源于会计理论,在具体运用中更贴近会计实务的范畴。会计规则所涉及的范围要窄于会计原则,具体的会计规则是针对实务中某项具体业务而言的,对其他业务缺乏普遍适用性。   会计原则和会计规则的以上的区别表明,以会计原则为基础制定会计准则体

4、现了会计研究基本方法的演绎法,而规则基础的会计准则是归纳法的应用结果。   2、联系   会计原则和会计规则的联系可从会计原则的早期定义中得到答案。被频繁使用的会计原则的定义来自于1970年会计原则委员会(APB)的第4号公报《企业会计报表的基础概念和会计原则》,该公报中也对原则与假设的关系进行了描述,并对公认会计原则划分为三个制约的层次:普遍性原则、广泛业务原则与具体规则。公认会计原则中的最高层次——普遍性原则主要指具有普遍运用性的一些会计原则,即本文探讨的会计原则,如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可比性原则等,它们并不是具体的会计准则或程序,但又是制定准则或选择特定程序的必要依据

5、。可见,会计原则是会计规则产生的基础,对会计实务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二、会计原则在历史上对公认会计原则的影响   首先要明确的是,美国会计界的“公认会计原则”(GAAP)是财务会计中的一个技术术语,包括了在特定时间为了确定认可的会计实务所必需的惯例、规则和程序等。GAAP的准则不仅包括了广泛的一般应用指南,而且还包括了具体的实务和程序。会计原则委员会继会计程序委员会后,负责制定和解释公认会计原则,它试图将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实用主义方法和美国会计学会的逻辑严密的会计原则方法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假设—原则模式。会计原则委员会1960年和1961发表的会计研究报告《基

6、本会计假设》(ARSNo.1)和《试论企业广泛使用的会计原则》(ARSNo.2)反映了当时对概念框架的设想,它先从会计基本假设推导出会计的基本原则,然后再用以指导具体准则的制定。会计原则委员会对会计原则的研究,打破了过去在理论上支离破碎的研究方式,从此对公认会计原则的研究从无序转为有序。   “假设—原则”这一思路的特点是纯粹地使用演绎法。完全使用演绎法的缺点在于,如果前提假设没有证明具有科学和现实意义,那么根据这个前提制定的准则就缺乏合理性和实用性。会计原则委员会没有接受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的特别委员会的建议——将会计研究部的研究报告作为制定意见书的参考,演绎的结果和

7、当时的会计实务有一定的差距,脱离了当时的经济现实和会计实务能够接受的限度,由于假设未被经验所证明,会计原则委员会不得不抵御针对前提假设先验性的攻击。因而1962年5月注册会计师协会和会计原则委员会否定了它们对公认会计原则的指导作用。另外“假设—原则”模式完全没有考虑财务报表的目标,也没有明确的研究用来形成财务会计信息基础的报表框架,与后来日盛的会计目标的研究极不相称,随着日后会计原则委员会的终止运作,假设—原则法在1970年后逐步走向衰弱。   虽然由于诸多缺陷而倍受指责,“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