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人教版选修《不义而富且贵》word教案

2012人教版选修《不义而富且贵》word教案

ID:8574958

大小:2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4-01

2012人教版选修《不义而富且贵》word教案_第1页
2012人教版选修《不义而富且贵》word教案_第2页
2012人教版选修《不义而富且贵》word教案_第3页
2012人教版选修《不义而富且贵》word教案_第4页
2012人教版选修《不义而富且贵》word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人教版选修《不义而富且贵》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学案学案编写:高山庄  2010620一.导学目标1.熟悉《论语》相关语句中出现的文言现象2.了解孔子眼中“义”的内涵二.重点难点1.对比理解“仁”和“义”的关系是本课的难点2.了解孔子关于“义”的言论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三.学习方法在孔子那里,“义”是一个具体根本意义的道德原则学习本课,既要透彻了解孔夫子思想的本质,又要联系实际,展开讨论,古为今用,让孔子的思想与新时代碰撞,产生指导我们前行的火光四.导学过程(一)检查预习1.找出下列通假字,并进行解释①富而可求也   而,通“

2、如”,如果②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要”通“约”,贫困2.解释下列加点字;①饭疏食饮水   饭:名词用作动词,吃饭②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处,安居,此处可理解为“接受”③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比:并列,紧靠④子路问成人   成人:完美无缺的人⑤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虽,即使⑥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信,真实的⑦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恶,疑问代词,哪里,何(二)课文梳理将课文译成现代汉语,

3、并写在课本的空白处 1.孔子说:“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干事” 【评析】孔子在这里又提到富贵与道的关系问题只要合乎于道,富贵就可以去追求;不合乎于道,富贵就不能去追求那么,他就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从此处可以看到,孔子不反对做官,不反对发财,但必须符合于道,这是原则问题,孔子表明自己不会违背原则去追求富贵荣华 2.孔子向公明贾问到公叔文子,说:“先生他不说、不笑、不取钱财,是真的吗?”公明贾回答道:“这是告诉你话

4、的那个人的过错先生他到该说时才说,因此别人不厌恶他说话;快乐时才笑,因此别人不厌恶他笑;合于礼要求的财利他才取,因此别人不厌恶他取”孔子说:“原来这样,难道真是这样吗?” 【评析】孔子在这里通过评价公叔文子,进一步阐释“义然后取”的思想,只要合乎于义、礼,公叔文子并非不说、不笑、不取钱财这就是有高尚人格者之所为 3.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评析】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

5、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4.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

6、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评析】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观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段内容,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义,不要利、欲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这一章值得研究者们仔细推敲5.子路问怎样做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克制,卞庄子的勇敢,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也就可以算是一个完人了”孔子又说:“现在的完人何必一定

7、要这样呢?见到财利想到义的要求,遇到危险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还不忘平日的诺言,这样也可以成为一位完美的人” 【评析】本章谈人格完善的问题孔子认为,具备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富有智慧、克制、勇敢、多才多艺和礼乐修饰谈到这里,孔子还认为,有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做到在见利见危和久居贫困的时候,能够思义、授命、不忘平生之言,这样做就符合于义尤其是本章提出“见利思义”的主张,即遇到有利可图的事情,要考虑是否符合义,不义则不为这句话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 6.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要思考的事:看的时候,要思考看清与否;听的

8、时候,要思考是否听清楚;自己的脸色,要思考是否温和,容貌要思考是否谦恭;言谈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忠诚;办事要思考是否谨慎严肃;遇到疑问,要思考是否应该向别人询问;忿怒时,要思考是否有后患,获取财利时,要思考是否合乎义的准则” 【评析】本章通过孔子所谈的“君子有九思”,把人的言行举止的各个方面都考虑到了,他要求自己和学生们一言一行都要认真思考和自我反省,这里包括个人道德修养的各种规范,如温、良、恭、俭、让、忠、孝、仁、义、礼、智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