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写消息》word导学案

2017春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写消息》word导学案

ID:8610903

大小:1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3

2017春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写消息》word导学案_第1页
2017春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写消息》word导学案_第2页
2017春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写消息》word导学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7春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写消息》word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写消息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消息写作的相关知识,并学会写消息。2.能发现语句表达的毛病并能修改。重点:掌握基本的新闻格式,修改常见的病句。预习导学1.消息是以最简洁的文字和最快的速度报道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和民众最关心的事实的文体,是世界上发表数量最大,读者最多的一种文体。由于它报道迅速、传播面广、篇幅短小,在新闻报道中被广泛使用,所以成为新闻体裁的代表。2.消息有如下特征:真实性。消息必须完全真实地反映客观事实,用确凿的事实来教育影响读者,绝不允许虚构和添枝加叶。无论是构成消息要素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结果,还是所引用的背景材料、数字,都要

2、完全真实、准确可靠。及时性。消息在反映现实的速度方面居于各种文体之首,实效性强是消息又一突出特点。它必须迅速及时地把最新的事实报告给读者,延误了的信息就失去了新闻价值。简明性。消息要用较小的篇幅、简练的文字来叙述事实、传达信息,要求内容集中,言简意赅。3.导语要“立片言以居要”,但在写作时,往往免不了出现各种问题,常见问题称之为导语写作十忌:一忌名称罗列式导语,某一活动往往是由五六家单位主办的,有的人在导语中将这些单位名称全部罗列出来,使导语显得既啰唆又臃肿。二忌“为了式”或目的式导语。即将新闻事实所要达到的目的放进导语里,使导语膨胀沉重,不堪重

3、负。三忌背景材料式导语。开始就用背景材料,不仅说不清,而且也容易使读者如坠云雾。四忌学术语言作导语。将一些学术专业性强、难懂的专业名词放在导语中,显然使人看不懂。五忌导语公式化。一些通讯员或记者喜欢用一个框框去套多种内容,结果是平淡无奇,千篇一律。六忌概念化。导语内容无具体新闻事实,充斥了大而空的套话、空话、官话。七忌数字堆砌。导语内数字过多,就会淹没新闻事实。八忌长导语。导语冗长,使人感到很沉闷,根本没有兴趣再看下文。九忌逻辑不清,概念模糊。十忌标题与导语重复。4.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语意重复、句式杂糅、

4、前后矛盾、否定不当、成分赘余。合作探究  问题一:消息的主体应该怎样写?主体是在导语的基础上,引入更多的与主题相关的事实,使之更加翔实、具体。这是消息的主干部分。它紧接导语之后,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表现全篇消息的主题思想。应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写作,但仍然要先写主要的,再写次要的。主体的写作,要注意以下三点1.围绕主题、扣紧导语。导语、主体、结尾是构成消息的主要因素,写作时对选材和结构要通盘考虑。新闻主体部分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多,不能一一罗列,但仍要紧紧围绕导语中确立的主题思想来挑

5、选素材。虽然,有些素材很感人、很动听,但若与主题无关,也要忍痛割爱。在新闻诸要素中,主体需要包容哪几个要素,回答几个要素,回答哪几个问题,都必须紧扣导语的轨迹,而不能脱节。2.段落分明、启承自然。从消息的段落大小和字数多少来看,新闻主体所占的篇幅较大,一般比导语和结尾要长。但是新闻主体不是大采矿,不能什么都往里面装。写作时,要把材料排个队,安排好次序,哪个在前,哪个在后,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哪些材料构成一段,哪些材料构成另一段,都要泾渭分明,力求层次清楚。每一段最好只说一层意思,不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处于胶合状态。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过渡,尽量能够

6、找到有机的联系。3.手法灵活、叙述生动。消息写作固然以叙述为主,但不排斥其他写作手法。“要表现,不要叙述”是新闻消息写作的“第一信条”。“平铺直叙,会使读者和听众处于消极的地位。”在消息中加强形象描写,用生动的形象来说明抽象的事物,往往会收到好的效果。  问题二:消息中的背景有什么作用?第一,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第二,显示或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件的重要性。第三,突出新闻稿件的新闻价值。第四,表明记者的观点。  问题三:发现病句有什么好的方法吗?第一个方法是对照法。对照法,就是拿一个可能有毛病的句子同我们的语感相对照。我们每个人从小都学会了我们的母语

7、汉语,对汉语中的词汇和各种各样的句式都非常熟悉。感性的语言知识虽然不十分可靠,但是那是我们进一步学习理性的语言知识的基础。现在学习语言知识,了解汉语的规律性,即学习理性的语言知识,就要充分利用语感,其中包括利用语感来修改病句。第二个方法是紧缩法。紧缩法就是把句子的主语、谓语和宾语抽出来,而把定语、状语和补语暂时放置在一边,把主、谓、宾连起来读一下,然后再把定、状、补一个一个加上去。用这种办法可以发现句子结构不完整、句子成分搭配不当、两种句子格式杂糅等等问题。第三个方法是类比法。类比法就是利用相同或者相似的结构来进行比较,以便检查“疑难病症”的方法

8、。有时候,我们阅读文章,会发现句子里头有的地方不通顺,进行分析,还是发现不了问题出在哪里。这个时候,就可以造几个相同的结构的句子,放在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