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上《观潮》word教案

人教版语文八上《观潮》word教案

ID:8612784

大小:2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03

人教版语文八上《观潮》word教案_第1页
人教版语文八上《观潮》word教案_第2页
人教版语文八上《观潮》word教案_第3页
人教版语文八上《观潮》word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八上《观潮》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宿松县实验中学同课异构教学设计《观潮》教学设计宿松县实验中学夏赛军2011-11-24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包括生字和一些常用词,如“方、倏尔、略、逝、文、溯迎、溢目、江干”等词语。2、了解我国南宋时期钱塘江潮的盛景和观潮的盛况。能力目标1、反复诵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独立翻译课文,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提供同题材的不同体裁的作品,引导学生比较阅读,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3、教给学生改写的方法,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多种形式的改写。情感价值观本文描写了钱塘江潮的奇伟壮丽,展示了自然的不

2、凡魅力;通过描写弄潮的民俗,展示了弄潮儿的不凡风采。通过品读赏析,感受其自然美和人文美,激发学生对人与自然搏斗的勇敢精神的认识,树立人类必定能征服自然,主宰自然的世界观。教学重点、难点:1、读懂读通文章,积累文言词句。2、引导学生很好地理解体会作者语言文字的表现力。教学方法1、四读自主学习法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教具准备多媒体、文字资料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钱塘江大潮,是闻名世界的奇观,苏东坡曾写过这样的诗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以此来赞美钱塘江大潮,那么,钱塘江大潮潮来的景象到

3、底是什么样的呢?下面请同学们观看钱塘江涌潮的录象。二、诵读感知:1、学生听读,掌握正确的读音,听清节奏。2、齐读课文,并思考:这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给我们描绘了几幅画面?三、品读感悟每个同学以“……表现了……”或“……写出了……”说一句品析课文语言的话。四、研读探究1、为什么要写教阅水军与吴中健儿在潮头弄潮?  2、据说近几年,有不少人因看钱江涌潮而丧命,是否说明只有古代的人才有如此胆识敢于弄潮争标和大自然搏斗,今人就缺乏这种斗志了?(同学争论) 五、思读拓展朗诵宋词《酒泉子》,说说每一句词所对应的课文语

4、句。酒泉子潘 阆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潮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六、课堂小结七、布置作业1、课后练习三。2、背诵课文。板书设计观潮周密人潮图弄潮图演习图海潮图附:预习资料一、读准字音:雷霆()倏尔()艨艟()善泅()  僦赁()罗绮()  一舸无迹() 杨诚斋() 如履平地() 鲸波()二、解释下列字词:1.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2.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3.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4.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5.吴儿善泅者数百,皆

5、披发文身6.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三.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1.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2、玉城雪岭际天而来。3、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4.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5.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6.珠翠罗绮溢目,四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四、翻译课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