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初中物理八下8.4《力与运动》word教案1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下8.4《力与运动》word教案1

ID:8625356

大小:8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03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下8.4《力与运动》word教案1_第1页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下8.4《力与运动》word教案1_第2页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下8.4《力与运动》word教案1_第3页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下8.4《力与运动》word教案1_第4页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下8.4《力与运动》word教案1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下8.4《力与运动》word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复习课:第十章:力与运动一、教材分析1、本章着重研究力和运动间的关系。首先从浮沉的条件开始,分析浮力和重力不平衡时物体所处的状态,引伸到二力平衡的条件。按照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突出了学生应达到的科学素质。2、本章在6个活动中安排了4个自行动手的探究的活动。其中“怎使物体上浮和下沉”、“探究物体浮沉的条件”、“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等活都是精心设计的。“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是由有关牛顿第一定律的演示实验改编而成的,另外两个活动编写的目的是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的同时,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会有关惯性的知识。3、本章是初二年级的最后章节,考

2、虑到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观察能力的同时,也应培养学生对知识归纳、整合的能力和用数学知识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因此,在阅读材料“潜水艇的沉与浮”中首次给出用数学工具推理的方法,并要求学生模拟推导潜水艇上浮直至漂浮的过程。在“信息库”中又给出了实心物体浮沉条件。在知识梳理栏目中介绍了用树形和表格进行总结和归纳的方法,旨在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知识整合的不同方法。4、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了解自然、认识自然,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为了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动手能力,在本章的“WWW”、“生活·物理·社会”栏目中安排了多个小制作,希望通过学生的动手制作和动脑思考,学会用科学知

3、识解决具体问题。二、教学设计本节课是第十章的复习课,要让学生即复习了基础知识,同时又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从以下几个知识块入手。1、物体的浮沉条件2、二力平衡的条件3、力和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一定律将每个知识点配以相关习题,通过习题讲解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能够运用浮沉条件解决有关问题。2、知道轮船、气球、飞艇、密度计,了解打捞沉船、浮沉原理。3、理解二力平衡。4、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牛顿第一定律。5、通过实验现象及对自然现象的观察,知道惯性现象,并会用惯性知识解释和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实例。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了解控制物体

4、浮沉的方法,并能用控制变量法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分析,进一步建立理性的推论。通过探究习题了解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经过分析、归纳和推理建立第一定律。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概念,并能用于分析实际现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了解生活中的物理道理。学习科学家在实验的基础上丰富的想象力和不断进取的精神,经受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自己科学推理、科学探究的能力。三、知识网络全章知识网络:不受力匀速直线运动二力平衡非平衡力受力的作用物体运动状态不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改变静止——悬浮或漂浮加速或减速——上浮或下沉运动方向改变牛顿第一定律力和运

5、动的关系:条件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物体所处的状态合力为零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状态合力不为零相同速度增大,作直线运动相反速度减小,仍做直线运动不一致运动方向改变,做曲线运动四、教学过程基础知识总结典型例题说明一、物体的浮沉条件1、物体的浮沉条件可以归纳为:当物体浸没时:如G>F浮,则物体下沉。如G

6、故事说的是:“将奴隶和俘虏扔进海里,可他们都漂浮在海面上”。以下是几位同学对该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奴隶和俘虏是被水平扔进海里B2、判断浮沉另一种方法对于浸没的物体而言:若ρ液<ρ物,物体下沉。若ρ液=ρ物,物体悬浮在液体中任何深度的地方。若ρ液>ρ物,物体上浮。3、浮沉条件的应用打捞沉船、探空气球海水的密度等于人体的密度,人在海里自然漂浮C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上时,浮力总大于其重力D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上时,浮力总等于其重力3、如图所示,现有器材:一个圆柱形容器,一把刻度尺,适量的水,一大块橡皮泥。请利用所提供的器材设计一个测定橡皮泥密度大小的实验方案

7、,要求:写出具体的设计步骤,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以及橡皮泥密度的表达式。第4题(友情提示:本题和上题的解法基本相同,可将橡皮泥捏成船形,就可漂浮在水面上。请认真思考,不要怕困难哟!)旨在让学生了解判断浮沉的方法即可以比较重力与浮力的关系,也可以比较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旨在让学生了解替代法在力学中的应用。物理学方法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二、二力平衡1、平衡力的概念: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平衡状态,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下的力称为平衡力。2、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同体”、“等值”、“反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