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美术七上第五课《耕牛·战马》word教案

苏少版美术七上第五课《耕牛·战马》word教案

ID:8631937

大小:1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3

苏少版美术七上第五课《耕牛·战马》word教案_第1页
苏少版美术七上第五课《耕牛·战马》word教案_第2页
苏少版美术七上第五课《耕牛·战马》word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苏少版美术七上第五课《耕牛·战马》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课耕牛·战马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赏析、临摹,了解中国画中牛、马题材的表现意义,古代牛、马在人们生活中的位置,及中国画的绘画语言和线条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对形象的概括表现力。操作目标:尝试运用线条的变化,临摹一头公牛,呈现公牛的不同质感及神情,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审美素养。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感悟中国画简淡的风格,发展学生对中国画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绘画主题与历史发展的综合。教学难点:主观情感与线条的表现性相结合。教学课时:1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画笔等。学生:素描纸、画笔等。教

2、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图片赏析:各类美术作品中的牛、马形象,通过图片,揭示课题—《耕牛·战马》二、授课课程1、讨论分析(1)你知道哪些有关牛、马题材的美术作品?阿尔塔米拉洞穴岩画野马、汉画像砖中战马、唐代的浮雕《昭陵六骏》、敦煌壁画耕牛、毕加索的雕塑《公牛》、李可染的《牧牛图》。。。。。。可以看到牛、马与人们的密切关系,可以感受到人们与牛、马的深厚情感。(2)中国绘画中的牛、马又是如何表现的?从《五牛图》中看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从《五牛图》中看神奇的线条。2、思考欣赏(1)中国画在表现形式上是如何划分的?工笔、写意、工兼写。《五牛图》,工笔画,画面工整、

3、古朴,画中的五头牛从左至右一字排开,各具状貌,姿态互异。整幅画面除最后右侧有一小树外,别无其他衬景,因此每头牛可独立成章。唐朝的牛也契合了当时的审美风尚,都很丰腴,整个画面,用笔粗放中带有凝重,有着浓郁的田园气息。(2)《五牛图》中各自的造型是如何展现牛的性格的?韩滉对牛的结构比例及透视关系的把握很准确。无论是正面站立,还是回首顾盼,都处理得生动巧妙。画家通过牛的各自不同的面貌、姿态,表现了它们不同的性情:活泼的、沉静的、爱喧闹的、胆怯谨慎的。通过低头悠闲地食草、翘首前行、回顾舐舌、纵趾而鸣、端庄缓步而行,令人回味无穷。(3)牛的性格特征与人们的生活

4、的关系有那些?牛,勤劳的象征。鲁迅先生曾自喻为牛,手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诗句为自己的座右铭;毛泽东、周恩来都曾自喻为牛;齐白石则自称“耕砚牛”,李可染一生酷爱画牛,在自己的画室里挂着“师牛堂”横幅,所有这些都表明了人们对牛的莫大喜爱。牛除耕田外,还常拉车;牛还曾多次奔赴战场,历尽杀伤,如“燕将早横功”就是指古代的一场著名的“火牛战”。“放牛归马”则指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3.教师演示在《五牛图》中,线描的运用有何特征?线描的运用有何作用?画家选择了粗壮有力且具有块面感的线条,表现牛的强健、沉稳而行动迟缓性格。线条

5、排比既有装饰性又有独立性,将牛憨态可掬的模样,皮毛褶皱感描绘得惟妙惟肖。尤其对牛的眼睛、鼻子、蹄趾、毛须等部位作了着重渲染,凸显出牛强劲有力的筋骨和逼真的皮毛质感。教师在黑板上用粉笔或毛笔演示线条的变化,及对牛的结构、质感表现,增强学生的直观性,提高学生对线描的感受能力。4.探究分析(1)画家是如何运用线的变化,表现耕牛的各个部位的不同质感的?(2)画家是如何运用线的变化,表现耕牛的性情特质的?五牛目光炯炯,既温顺又倔强。画家着重刻画了牛的眼睛及眼眶周围的皱纹,还用尖细劲利的笔触细心描绘了五牛眼眶边缘的睫毛,通过细节的刻画,把每头牛独具的个性加以强调

6、,使它们鲜明地显示出各自不同的神情。观者分明感觉到这五头牛不但有生命、有感情,而且有各自不同的内心世界,这是人格化了的五牛。借此探究中国画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3)线条在表达画家的思想情感上起到了那些作用?线条的变化:快慢缓急、粗细长短、虚实疏密、曲折起伏、提按。5.欣赏分析(1)《五马图》中的线是如何表现物象的?马的轮廓,似乎感觉得到其骨骼肌肉,略加渲染后,又似乎能感觉到其皮毛、斑纹。人物的面部刻画得很简单,但结构异常准确,状貌极其生动,须眉之间,不但可视其年龄、身份、民族,甚至从表情可以窥其内心。(2)《五马图》是如何展示中国画简淡风格

7、的?构图以朴实的肖像形式,分五个部分以线描勾成,以白描的手法画了五匹西域进贡给北宋朝廷的骏马,各由一名奚官牵引。前三位控马者为西域少数民族的形象和装束,姿态各异,无一雷同,妙在其精神气质亦微异,有饱经风霜、谨小慎微者;有年轻气盛、执缰阔步者;有身穿官服、气度骄横者。马的造型因品种而异,大小、肥瘦、高低、毛色各别,但性情都温顺平和,以示已被调教驯服。画面虽然不着彩色,仍可使观者从刚柔、粗细、浓淡、长短、快慢的线条变化中感受到富有弹性的肌肤、松软的皮毛、笔挺的衣衫、粗厚的棉袍等各不相同的质感和重量感。(3)《五马图》中的马与奚官的肖像比较。五个奚官则因性

8、格不同,或骄横,或气盛,或谨慎,或老成,举手投足,无不恰如其分,而马的神情则与奚官很相像,也许与奚官相处时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