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试卷

初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试卷

ID:8704087

大小:3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05

初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试卷_第1页
初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试卷_第2页
初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试卷_第3页
初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试卷_第4页
初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锦泰中学初一语文(上)第二单元检测试卷班级学号姓名一、语文基础知识与积累运用:1、根据拼音写汉字:①洗zhuó②zǔzhòu③烟cōng④结实lélé⑤牙yín⑥è运2、给加点汉字注音:①脊梁②姊妹③柚子④霎时间⑤嬉戏⑥蹂躏⑦茧3、填空:(1).《题破山寺后禅院》作者是朝诗人。诗中写环境幽静的句子是,。写美丽的山水使人心灵愈加沉静的句子是,。(2)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3)《过故人庄》作者是朝诗人。诗中写出了农村优美风光的句子是,。写出了农家的劳动生活的句子是,。(4)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5)

2、子曰:“岁寒,。”4.下列句子空缺处填上最恰当的词语是()⑴我的惟一是在一个自由的国家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⑵和人类不同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慧心未泯,她终于去拜见诸神之王。⑶自古文人大多在笔下给秋季染上了几许凄凉和寂寞,往往的是伤感的诗句。A.渴望毕竟流露B.奢望究竟显露C.奢望毕竟流露D.渴望究竟显露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DA.他为人民立下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B.春光明媚的时节,登上山顶眺望远方,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C.城市的夜晚到处是红灯绿酒,让工作了一天的人们有了休闲之处。D.母亲只好绝处逢生,默默承受一切

3、痛苦,不停去庙里烧香拜佛,希望改变命运。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BA.每一个有志气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B.我多么想重回故乡寻觅童年的足迹啊C.在遇到困难时,他听见了老师柔和的声音和关爱的眼神。D.我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7.选出与其他句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CA.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B.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C.我们是一行忧愁而快乐的树。D.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8、下面是一张好书推荐卡,请你向大家推荐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7分﹚好书推荐卡时间2008.10.16作品作

4、者国别作品的主要内容我读后的主要感受9、请你为学校草坪警示牌拟一条标语,提醒同学们爱护草坪(要注意语言的得体)。(2分)二、现代文阅读和分析:(一)阅读《行道树》,回答10—15题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 ①许多朋友都说我们是不该站在这里的,这一点,其实我们知道得比谁都清楚。我们的家在山上,在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里。②而我们居然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我们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凉凉的云。而我们呢?我们惟一的装饰,正如你所见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  是的,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里,我们的存在只是

5、一种悲凉的点缀。但你们尽可以节省下你们的同情心,因为,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献出浓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③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红灯绿酒。而我们在寂静里,我们在黑暗里,我们在不被了解的孤独里。但我们苦熬着,牙龈咬得酸痛,直等到朝霞的彩旗冉冉升起,我们就站成一列致敬。无论如何,我们这座城市总得有一些人迎接太阳!如果别人都不迎接,我们就负责把光明迎来。  这时,或许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走了过来,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这就是我们最自豪的时刻了。是

6、的,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  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10.划线句①中,“这里”指什么地方?“这一点”的内容是什么?“我们知道得比谁都清楚”句中的“谁”是什么意思?这里:这一点:谁:11.如何理解划线句②中“堕落”的意思?12.为什么说“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13.末句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为什么忧愁?忧愁什么?14.划线句③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其作用是什么?15.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用原文语句回答。(二)、阅读《笳笛》,回答16—19题。桂林的暮春,细雨

7、像微尘般地飘着,秀丽的山峰都把头蒙在湿云里面。湖水满了,湖边的杨柳像新浴出来的少女的头发,滴着晶莹的水珠,小鸟在海一般深的绿荫丛里跳跃,它有时翘起尾巴吱吱吱地叫了几声,然后又飞了开去。柚子花香像无声的音乐,在洗涤着空中的尘埃。环湖路的行人是稀疏的。正在这时侯,那位衣衫褴褛的广东人,又在湖边吹起了笳笛。他拖着一双泥污的脚,鼓起了双颊,轻巧地运用着他那多节的手指,一面走一面吹,不管他的衣衫已经湿透,那雨珠般饰着他的斑白的头发。据他告诉我,他从前是在海珠公园的旁边,做一个小贩,他就用这一支笳笛来引诱行人。后来广州沦陷了,于是他只得夹着那一支笳笛,一面走一面吹

8、,像行乞一般飘泊到这个桂林城。其实他所奏的调子,还是他从前在海珠公园旁边奏的调子,可是不知道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