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经典诵读与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研究的报告

儿童经典诵读与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研究的报告

ID:8797233

大小:3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8

儿童经典诵读与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研究的报告_第1页
儿童经典诵读与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研究的报告_第2页
儿童经典诵读与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研究的报告_第3页
资源描述:

《儿童经典诵读与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研究的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儿童经典诵读与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研究的报告武夷山市吴屯中小课题组梁庆兴【摘要】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通过诵读活动,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小学生幼小的心灵,对于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经典文化内容丰富,文字精炼,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高度凝炼性和表达应用技巧,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关键词】经典诵读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一、指导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

2、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经典诵读,抓住孩子13岁之前的黄金般记忆年段,寓教于乐,每天只需5至10分钟,帮助孩子用最轻松、最快捷的方式背熟唐诗、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大量中华优秀的经典名篇,使孩子在最佳的年龄段能接受祖国源头文化的熏陶,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二、问题的提出及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而我校是一所乡镇小学,留守

3、儿童多,受家庭经济条件的制约和家长重视程度的影响,80%的学生除课本以外,家里的课外书屈指可数。课标要求如同天文数字,实现起来真的是难上加难。 当前,许多孩子以"我"为中心,习惯于把责任都推给父母,推给他人,有自我保护性的扯谎行为,缺失诚信。我们认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也是聚沙成塔的过程,同时,学校也深知:语文学习要日积月累、厚积才能薄发。分析现状之后,学校确定以“精典诵读”为突破口。三、研究目标本课题立足于学校教育为主,通过不同形式的诵读,搭建展示平台,开展活动,主要达到以下两个目的:1、在诵读实践中,使学生感受中华经典的魅力

4、,提高记忆力,积累语言,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2、陶冶情操,高尚其志,心地善良,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具有更佳的学习、生活状态,促进各门功课的学习。四、研究方法31.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本研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课题组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工作与学生实际制定本课题研究方案,纳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之中。  2.调查法和观察法:调查法用于了解教师、家长对学生诵读精典的看法以及学生诵读精典后效的前测。教师运用观察法,了解学生学习及行为习惯的表现。 3.经验总结法:我校多年来在广大师生中开展诵读

5、精典养成教育,摸索有效途径与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要认真总结这方面的经验和规律,在此基础上提高、创新,进一步开展本课题的研究。4.研究对象:吴屯中小全体学生。五、研究原则1.主体性原则在诵读精典及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学生才会在主动参与教育活动中提高认识,激发兴趣,把诵读精典变为自身的需要,从而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阶段性原则儿童个体的发展是分阶段的连续的过程。所以,在诵读精典教育过程中,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采取不

6、同的学习内容和教育方式。3.示范性原则在诵读教育活动过程中,要注重教师行为的示范性。在个体的教育过程中,教师是学生的模仿对象,教师对精典的诵读和良好的品行程度影响着儿童个体行为的发生和发展。六、实施的过程:(一)、诵读内容:必学内容为《唐诗300首》、《弟子规》、《三字经》等。选学内容为《论语》、《朱子家训》《诗经》《大学》》、《寓言故事》、《成语故事》。(二)、具体实施:一、诵读时间:1、利用每周早晨课前时间,采用广播范读、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自由对读配乐朗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吟诵。2、在校本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节课由

7、教师示范讲解。3、每天放学回家复习10分钟,和家长一起读,营造浓厚的家庭诵读氛围。(三)、诵读要求1、经典诵读遵循以下原则: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总结与提高相结合。2、诵读力求做到:诵读为主,讲解为辅;品位诗文,畅谈体会;分清层次,因材施教;师生互通,交流情感。3、“三要”:心要专——专心致志、不可分心;眼要准——仔细看准、全神贯注;口要到——边看边读、通顺流畅。(四)、诵读措施31、师生同读同背身教重于言教,老师轻松愉悦与孩子一同诵读经典就是孩子读经的动力。老师在诵读时的愉悦直接感染着班里的每一个孩子,

8、老师精神专注地去读,就是无声地在告诉孩子:经典值得我们认真去读!老师心情愉快地去读,就是明确地在告知孩子:读经典很有乐趣,只有乐读的人才能体会到!因此每周都有固定时间供课题组及任教老师探讨、交流诵读的心得体会。2、踏踏实实去读有位教授曾说过一句话,“读经要踏踏实实去读”。如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