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生命》课文解读

《生命生命》课文解读

ID:8806323

大小:96.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4-08

《生命生命》课文解读_第1页
《生命生命》课文解读_第2页
《生命生命》课文解读_第3页
《生命生命》课文解读_第4页
《生命生命》课文解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命生命》课文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生命生命》课文解读   《生命生命》这篇文章处于以“热爱生命”主题单元教材的第三篇文章。在紧接着本单元前两篇课文引导学生们通过感人的故事从思想和行动上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病学会关心别人的生命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开始关注和认识自己的生命究竟是什么?   “生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也是不同的。这篇课文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朴实、思想含蓄深邃。形象描写与理性思考有机结合,是一篇抒写感悟人生的好文章。课文开头首先提出问题:生命是什么?下面的内容却没有从正面回答,而是从飞蛾求生、砖缝中长出瓜苗、倾听心跳等几件事中,

2、展示了生命的意义: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作者还表达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本文的作者杏林子自身的境遇就是对生命进行顽强抗争的极好例子,而她对生命的强烈呼唤,在《生命,生命》一文中体现得如此强烈,只有真正感同深受了,读者的心灵才会与作者的感悟碰撞出共鸣的火花来。但是让活泼单纯,生活无忧的四年级学生通过三件看来平常的小事去解读“生命”,无疑有一定的挑战性。因此,多方面深入地了解杏林子对理解课文的内涵有很大的帮助。 《生命生命》相关资料链接 杏林

3、子简介   杏林子本名刘侠,1942年2月28日生于西安,幼年随着军人身份的父亲走遍祖国大江南北,1949年随国民党政府迁至台湾。自12岁起,杏林子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关节大部分遭到损坏,致使她腿不能行,肩不能举,手不能抬,头不能转。但饱受病痛煎熬的杏林子,却以她遭受的肉体苦难来体验生命的礼赞,用手中的笔来歌颂对璀璨生命的热爱。杏林子生前笔耕不辍,1977年发表第一本作品《生之歌》,随后,每年都有新作问世,创作多达百万字,先后出版多本文集,包括《杏林小记》、《另一种爱情》、《重入红尘》、《行到水穷处》、《感谢玫瑰有刺》、《相思深不

4、深》、《现代寓言》、《生之颂》、《心灵品管》、《留白的青春,叛逆的岁月》、《生命之歌》、《身边的爱情故事》、《阿丹老爸》等散文,还有图画书《好小子,乔比》,叙述了一只名叫乔比的猫咪离家出走的故事。她共有60多部作品,包括40多出剧本、16本散文集和两本小说,还有专辑及编著的作品。她被誉为“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作家”,曾当选为第八届“台湾十大杰出女青年”。   作为一个作家,她写的书文字简洁,读来感性十足,透着淡淡的温柔,没有怨天尤人,有的是不向任何苦难、灾难低头的坚韧精神,字里行间洋溢着乐观和豁达,她以幽默的笔调来描绘人生种种际遇,述说生命

5、附加给你的诸多挑战。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不知有多少港台的年轻人以杏林子的励志作品为典范寻取生活的勇气,一些监狱里的服刑人员还因为她的书而得到启迪获得再生。如今,她所写出的众多励志作品如《生之歌》、《生之颂》、《杏林小记》和《行到水穷处》等,这些曾感动了无数人的经典书籍,在这个非常时期,又成为了台湾民众阅读的热点,人们希望通过阅读作品对她进行怀念,对自我的生命进行洗礼。   杏林子同时还是一个有着博爱之心的人,在台湾,杏林子还创立了“伊甸残障基金会”,为残障者的医疗、工作、健康、福利和人权做着根本的奋斗。2003年2月8日杏林子因遭患有精

6、神疾病的印尼女佣施虐,头部受创,送医院急救无效逝世。她在生前早已提出死后要捐出躯体的心愿。因此,在她离世后,家属经商议决定遵照她生前的遗愿,把躯体捐献给医院,供“类风湿性关节炎”教学研究。这正是她的名言:“除了爱,我一无所有”的真实写照。   杏林子照片: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并正确读写“鼓动、跃动、欲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   4.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

7、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地学习,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难点:   学生领悟文中三个事例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1.老师搜集有关杏林子的资料。   2.学生搜集有关生命的格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课题   师:在《永生的眼睛》一文中,我们明白了:“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生命就是有

8、意义的,我们的生命就能得到永生。”(师板书:生命)那“生命”究竟是什么呢?你有思考过吗?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指名说,学生可能会有很大的难度,不做过高要求把)   师简单评价学生的发言,过渡:我和你们一样,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