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在明清时期的流传

伊索寓言在明清时期的流传

ID:8807543

大小:265.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4-08

伊索寓言在明清时期的流传_第1页
伊索寓言在明清时期的流传_第2页
伊索寓言在明清时期的流传_第3页
伊索寓言在明清时期的流传_第4页
伊索寓言在明清时期的流传_第5页
资源描述:

《伊索寓言在明清时期的流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伊索寓言在明清时期的流传                                                                 纪有志       据媒体报道:当地时间2010年10月3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应在希腊议会发表演讲时表示出对古希腊文明的浓厚兴趣,并多次引述古希腊哲学家的名言阐释自己的观点。     这是中国总理24年来首次访问希腊。3日上午,温家宝应邀在希腊议会就中希、中欧关系发表演讲。    “希腊确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访问这个古老而美丽的国家,是我多年的宿愿。”温家宝说,“虽然这是我首

2、次踏上贵国的土地,但我对希腊并不陌生,小时候就读过许多古希腊的故事,从那时候起,我就对古希腊文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它的久远与辉煌一直在深深地吸引着我,令人神往。”                                                           温总理在希腊议会上发表演讲   温家宝说,恢弘神奇的克诺索斯迷宫、壮美粗犷的迈钖尼遗址、雄伟精致的雅典卫城……这些都是古希腊文明留给世人的宝贵遗产。深邃的古希腊哲学思想、壮阔的荷马史诗、不朽的希腊神话具有永久的魅力,给人类以智慧和启迪。苏格拉底、柏拉图

3、、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等光辉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人类文明的史册上。每一个对世界文明起源有所了解的人,都会为希腊民族创造的灿烂的文化所折服而敬仰。   古希腊文学是古希腊文明中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希腊神话、《荷马史诗》、抒情诗、《伊索寓言》、古希腊悲剧、古希腊喜剧等丰富多彩的内容。   寓言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学体裁之一。如果从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及后来对世界影响而言,古代希腊的寓言是寓言中的珍品,其代表就是《《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相传由伊索创作,再由后人收集成书。也有人认为并无伊索其人,只是古人假托其名将一

4、些民间故事结集成书。《伊索寓言》脍炙人口,对欧洲的寓言文学影响很大,拉封丹著名的《寓言诗》即以《伊索寓言》为主要素材。相传伊索是公元前世纪上半叶的一个获释的奴隶,聪明绝顶,他一生创作了许多寓言故事。   伊索寓言主要是通过一些动物的言行来寄寓道德教谕,著名的故事包括“狮子和老鼠”、“狐狸和仙鹤”、“披着羊皮的狼”和“狐狸和葡萄”等。伊索寓言通常短小精悍,思想性颇强,体现了古代希腊人的智慧,对后世全世界的文学都产生了影响。    一、利玛窦是在中国第一个翻译介绍伊索寓言的人    伊索的名字和他的寓言最初在什么时候被翻译介绍到我

5、国来的呢?据已发现的史料,我们知道早在十六世纪末和十七世纪初,也就是明代万历和天启年间,从西欧来我国宣传天主教的耶稣会士就曾经把伊索寓言译成中文。                                                                                      利玛窦   他,就是利玛窦。远在三百七十多年以前,利玛窦用中文介绍了伊索寓言。原名马太·利奇,出生在意大利安科纳州马切拉塔城的一个官员家庭,生于1552年1O月6日。年轻时已经是一位学识渊博的人.1571年加人耶稣

6、会,1582年到我国广东香山澳(今澳门),利玛窦到澳门后,又转赴广东肇庆,在那里住了七年,学习汉文和汉语,适应汉族的风俗习惯,阅读了不少中国书籍,成了个"中国通"。1583年8月离肇庆前往韶州(今韶关)。1595年9月到达南京。1600年与耶稣会士庞迪我由南京前往北京。并将天主圣像、圣母圣像、天主经、珍珠镶嵌十字架、自鸣钟、万国图志、西琴等呈献给万历皇帝。皇帝召见他,并在北京宣武门内东首赐第住住。他在北京住了将近十年之久,专心从事著作和传教,1610年5月11日在北京世,享年五十七岁。今年是利玛窦逝世400周年。   他的译著

7、甚多。其中的有《天学实义》、《畸人十篇》、《几何原本》等书。在《畸人十篇》中,利玛窦最初翻译介绍了伊索的言行和他的几则寓言。   《君子希言而欲无言》是在《畸人十篇》中较长的文章。就在这一篇中,利玛窦最初介绍了古希腊寓言家呃琐伯(即伊索)的名字和事迹。他这样写道:"上古明士,不幸本国被伐,身为俘虏,鬻于藏德氏(注:藏德氏是萨摩斯岛的一位哲学家,伊索曾在他家当过奴仆),时之闻人先达也,其门下弟子以计"。接着利玛窦就引出了伊索对舌头的佳话与丑的一番辩论。利玛窦在《畸人十篇》中还引用了伊索寓言《肚账的狐狸》、《两猎犬》、《狮子和狐狸

8、》、《两树木》、《马和驴》等。   当年耶稣会士自西欧来东方传教时,都带有《伊索寓言》一书,并经常引用其中的寓言作教诲、训诫之用。裴化行写的《利玛窦传》一书中就这样记载:有一位官员见了一本讲述救世主事迹的小册子,竟看得出神,我便说这是我们教中的书籍,不能相赠,....却送给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