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辩证唯物主义

哲学·辩证唯物主义

ID:8820831

大小:17.7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8

哲学·辩证唯物主义_第1页
哲学·辩证唯物主义_第2页
哲学·辩证唯物主义_第3页
资源描述:

《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等)辩证法(联系发展矛盾等)例题:1.2007年,全球气候变暖得到了更加明确的证据,联合国、欧盟、西方七国会议、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以及相关国家高度关注全球气候变暖对世界发展的影响,积极寻求应对措施。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07年11月27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2007—2008人类发展报告》指出,由于全球变暖主要是发达国家历史上排放的温室气体造成的,发达国家目前有足够的财力投资减排技术,他们应立即实施减排,发展中国家目前可不承担减排义务。报告呼吁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适应气候

2、变化的能力。报告警告说,如果不采取行动,几代人在发展道路上取得的进步可能会停滞甚至倒退。(1)上述报告内容体现哪些唯物辩证法道理?(9分)2.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构成了我国30年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背景,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制度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运用矛盾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改革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3.近年来,东北亚多数国家都在寻求建立旨在消除对抗、寻求合作、

3、不针对第三者的新型多样的双边关系。包括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日“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中韩“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中朝“传统友好合作关系”、日俄“相互信任伙伴关系”、日韩“2l世纪新伙伴关系”、韩朝“和解合作关系”、韩俄“面向21世纪和未来的伙伴关系”、朝俄“友好合作关系”等。说明东北亚国家之间构建新型多样双边关系是怎样体现辩证法联系观的?4.近年来,中国农民工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已有一点五亿人,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绝大部分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城市。这支“流动大军”的忧喜悲欢,牵动着今年两会代表委员的心。2008年3月十一

4、届全国人大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值得一提的是,来自上海、广东、重庆三地三位农民工代表进入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她们是历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中第一次选出的农民工代表。请结合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从无到有的变化,说一说我们怎样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10分)5.张良在劝刘邦定都关中时说:“夫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候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材料二:关中地区在古代曾是最理想的建都之地,是我国历史上建都朝代和时间最多、最长的地区。关中一带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

5、超过了关中平原的承载能力,人们为了生存,长期大规模开发土地资源,茂密的森林被砍伐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地力不断下降,土地荒芜,经济衰退,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我国的政治中心在关中地区前后达一千年之久,最终离开那里东移了。材料三: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国务院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大类主体功能区。限制开发区域是指资源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

6、全的区域。(1)运用辩证唯物论观分析国家将国土空间划分为四大类主体功能区的正确性。(8分)参考答案:1.①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事物的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报告指出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抓住了事物发展的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正确把握住了事物间的因果联系。(3分)②矛盾具有特殊性。报告针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不同责任,能力,要求二者目前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承担不同义务。准确地把握了矛盾的特殊性,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分)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报告警告,如果不采取行动,人类取得的进步可能会停滞或倒退。坚持丁居安思危,主张通

7、过创造条件,防止矛盾双方的转化,维护人类的共同的长远利益。(3分)(如果从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抓主要矛盾等角度回答,只要答案有理有据.也可得分,但总分不得超过本问总分。)2.(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3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的进步和发屉是在不断解决基本矛盾过程中实现的。(3分)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促进了生产关系进一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2分)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促使上层建筑进一步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进而推进了我国

8、政治和社会的全面发展。(2分)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完善,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2分)3.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