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朝、炎帝朝、黄帝朝年代表

伏羲朝、炎帝朝、黄帝朝年代表

ID:8821110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8

伏羲朝、炎帝朝、黄帝朝年代表_第1页
伏羲朝、炎帝朝、黄帝朝年代表_第2页
伏羲朝、炎帝朝、黄帝朝年代表_第3页
资源描述:

《伏羲朝、炎帝朝、黄帝朝年代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人类文明探源工程:伏羲朝、炎帝朝、黄帝朝年代表『附由来解释』伏羲以木德继天而王元年前64430年辛未路傍土~前63315年丙午在位1115年1150岁崩女娲亦以木德王元年前63314年丁未天河水~前62514年丁卯在位800年900岁崩十四氏之治元年前62513年戊辰大林木~前6549年壬子共55964年共工氏柏皇氏央皇氏大庭氏栗陆氏骊连氏混沌氏赫胥氏尊庐氏昊英氏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无怀氏炎帝神农氏以火德王元年前6548年癸丑桑柘木~前6429年壬子在位120年寿181岁传八世共540年临魁元年前6428年癸丑~前6

2、349年壬申在位80年承元年前6348年癸酉~前6289年壬申在位60年庆甲元年前6288年癸酉~前6249年壬子在位40年明元年前6248年癸丑~前6200年辛丑在位49年宜元年前6199年壬寅~前6155年丙戌在位45年来元年前6154年丁亥~前6107年甲戌在位48年里元年前6106年乙亥~前6064年丁巳在位43年器在位4个月榆罔元年前6063年戊午~前6009年壬子在位55年黄帝以土德王元年前6008年癸丑桑柘木~前5908年癸巳在位100年寿300岁传十世共2520年~前3489年伏羲至秦年代数由来及解

3、释《易稽览图》:甲寅伏羲氏,至无怀氏,五万七千八百八十二年。神农五百四十年。黄帝一千五百二十年。少昊四百年。颛顼五百年。帝喾三百五十年。尧一百年。舜五十年。禹四百三十一年。殷四百九十六年。周八百六十七年。秦五十年。已上六万三千六百十二年。庚戌年四万九十一年算。右总六万四千一百三年。相基加二年。解释:(一)伏羲~秦:63186年(57882+540+1520+400+500+350+100+50+431+496+867+50)伏羲~东汉结束(公元219年)实63610年。魏~景云元年:491年(220年~710年)2

4、20+491=711,故为公元710年伏羲~景云元年710年63610+491+2=64103年(相基加2年)伏羲元年:64103-710-2=前63391年庚寅(相基减二年)神农元年:63391-57822=前5509年(二)黄帝朝诸本皆为2500年,并经易学标准模型勘验校正,今取此为准。(三)《春秋命历序》:“炎帝号曰大庭氏,传八世,合520岁”。今取此为准。并经易学标准模型勘验校正。(四)《帝王世纪》:“太昊在位一百一十年,子孙五十九,传世五万余岁”。(五)《唐文粹》卷95,陈鸿《大统纪序》:太昊在住一百一十

5、年。又云:子孙五十九姓,传世五万余岁。转录自饶宗颐《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六)黄帝至尧帝数千年:“洪崖(即黄帝时代广成子)年已数千岁,姓氏数易,今呼为务成子。”,参《历代神仙通鉴》p153、118、107、95。(七)《汉书人表考-卷一》:“寿王及待诏李信治黄帝《调历》,课皆疏阔,又言黄帝至元凤三年(前78年)六千余岁。丞相属宝、长安单安国、安陵杯育治《终始》,言黄帝以来三千六百二十九岁”。注:1、“六千余岁”者,当为黄帝朝上限。2、“三千六百二十九岁”,即公元前3707年,当为黄帝朝下限。(八)《历代帝王年表》:

6、“炎帝神农氏,育于姜水,以火德王,亦曰烈山氏,都陈,迁曲阜。在位百四十年,崩于长沙之茶乡。传八世至帝榆亡,共五百四十年。”《史记补三皇本纪》:“炎帝神农氏…立百二十年崩,生帝哀,哀生克,克生帝榆罔。凡八代,五百三十年,而轩辕氏兴焉。”《帝王世纪》: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之女,名女登,为少典妃。游於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於常,生炎帝,人身牛首,长於姜水,有圣德。以火承木,位在南方,主夏,故谓之炎帝,都於陈,作五弦之琴。凡八世,帝承、帝临、帝明、帝直、帝来、帝哀、帝揄罔。又曰本起烈山,或时称之,一号魁隗氏,是为

7、农皇,或曰帝炎。时诸侯夙沙氏叛不用命,炎帝退而修德,夙沙之民自攻其君而归炎帝,营都於鲁。重八卦之数,究八八之体为六十四卦,在位百二十年而崩,葬长沙。《春秋命历序》:“炎帝八世,五百二十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