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和刘备的性格异同及用人之道

曹操和刘备的性格异同及用人之道

ID:8850407

大小:4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09

曹操和刘备的性格异同及用人之道_第1页
曹操和刘备的性格异同及用人之道_第2页
曹操和刘备的性格异同及用人之道_第3页
曹操和刘备的性格异同及用人之道_第4页
曹操和刘备的性格异同及用人之道_第5页
资源描述:

《曹操和刘备的性格异同及用人之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本科生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浅谈《三国演义》中曹操、刘备性格异同及用人之道姓名:车绍丽指导教师:刘全志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2010级层次:本科学习中心:云南学习中心完成时间:2013年5月5日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浅谈《三国演义》中曹操、刘备性格异同及用人之道[提要]:《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和刘备,他们俩的性格和用人之道都存在异同,曹操作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为人既狡猾奸诈,又坦率真诚,既豁达大度又心胸狭窄,这使他成为极富个性的历史人物。而刘备的忠义形象更反映了一种民族的集体文化心理。在用人上,曹操霸气,刘备义气。[关键词]:爱才志向狡猾仁

2、义用人艺术一、曹、刘二人性格中相似之处好结交天下智能之士,有理想远大,做事讲究谋略,常能吸取他人建议为己所用。勇谋兼备,赏识忠勇之士,善用人心,故能赢得众人拥随,人气很旺。(一)关于曹操曹操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他深知人是创业之本,“得人者昌,失人者亡”,得人才者得天下,所以一直把人才建设放在一切的首位,千方百计地广揽天下英杰。起事之初,他以宗族子弟组成核心力量;然后他多次下“求贤令”,并且“推心以待天下贤士”。荀攸、程昱、郭嘉等先后弃袁绍投奔前来,曹操视之如心腹,委之以重任,言听计从,信而不疑。曹操思贤若渴,爱才成癖,每得一英杰之士,便欣喜异常,如获至宝。他

3、见典伟力大无朋,赞曰:“此古之恶来也!”他昵称许诸为“虎痴”,并说“子真樊哙也!”后得谋士贾诩,喜称“真我子房、陈平也!”其心喜意爱,溢于言表,形诸声色。他闻知袁绍谋士许攸夜半投奔,不及穿鞋,跣足出迎,屈身示敬,而纳“火烧乌巢”之计。他为了使贤士为己用,甚至不择手段。当他得知徐庶为刘备军师时,感叹道:“惜乎贤士归于刘备!”便以徐母为人质,硬是把徐庶弄到手;他多次征聘司马懿而不出,竟派刺客以刺杀相胁迫,司马懿不得不出仕。曹操对敌方的英杰也非常景慕,必欲得之为己用。他见杨奉部将徐晃威风凛凛,是一虎将,不愿以力拼之,派人将其说降。长坂坡恶战,他见赵云单枪匹马,在万敌

4、丛中如入无人之境,连杀五十余将,不但不恨,反而赞叹“真虎将也!”下令不许放冷箭,只要捉活的。对于关羽,更是仰其忠义,爱其神武;动之以情,结之以恩;雅意殷勤,煞费苦心,但他却未能感化关羽。当得知关羽封金挂印,千里寻兄时,他知道难以阻留,便赠金赐袍,亲自送行;关羽一路受阻,闯关斩将,曹操不仅不恼,反而遍行公文,命诸关放行。对曹操这一义举,裴松之评曰:“曹公知羽不留而心嘉其志,去不遣追而成其义,自非有王霸之度,孰能至于此乎?斯实曹公之休美。”(二)关于刘备刘备三顾茅庐寻访隐居隆中的“卧龙”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极其精彩的一节,也是刘备求贤若渴的最好写照。刘备三顾茅

5、庐可谓心诚、志坚、行实。第一次,刘备带了礼物与关、张齐赴隆中而扑了空。第二次,他不顾张飞的劝阻顶风冒雨再奔隆中,结果又扑了空。尽管二次扑空,刘备不仅毫无怨言,反而决心更大了。就在他准备第三次再上隆中时,关羽对他说,您这样做是不是有点过份了。刘备却认为,春秋时齐桓公为看望一个小臣,前后去了五次才得见,何况我们是去见一个有才能的人呢:他还叮嘱张飞到了隆中千万不可失礼。这次,诸葛亮正在家,但又恰在草堂睡觉。刘备就吩咐关、张两人在门口等候,自己则恭恭敬敬地拱手站在草堂台阶下,足足等了几个时辰。由于刘备的不懈努力,以自己的真情挚意打动了诸葛亮,才使他求贤的宿愿一朝得偿。

6、刘备三请诸葛亮,最大的好处当然是自此有了经纶济世、能军治国的人才,而在其他方面也因此而得益甚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刘备通过三顾茅庐,以实际行动向各个阶层以至社会作了求贤若渴、敬贤礼士的最好表示,从而得到了四方有识之士、英雄豪杰的景仰,礼贤下士的声誉大振,给创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益处。三顾茅庐,是刘备得成气候的成功之举。二、曹、刘二人性格中差异之处(一)曹操曹操的奸雄品格和他的极端利己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曹操有一句“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是他的处世哲学,也是他的恶德的核心,也是他的种种恶行的根源,并且逐渐形成他性格中“

7、奸邪诈伪阴危凶残”的一面。小说第四回,写曹操杀吕伯奢一家的情节,就是他的这种处世哲学最集中的表现。曹操谋刺董卓未逞,在被追捕中逃到了世叔吕伯奢家。吕伯奢冒着隐匿逃犯、罪诛三族的大风险,担着血海也似的干系,杀猪沽酒,盛情款待,而曹操仅以闻“磨刀之声”和“缚而死之”之语,竟疑心图己,杀其全家;尤其在明知误杀之后,为了自己的安全,又杀死了对他情深义重的吕伯奢。其凶残不义,以至于斯!每读至此,令人发指,切齿痛恨。(二)刘备刘备投奔刘表时,,刘表待之甚厚,刘表死时托孤于他,并说:“我子无才,恐不能承父业。我死之后,贤弟可自领荆州。”刘备泣拜曰:“备当竭力以辅贤侄,安敢有

8、他意乎?”刘表死后,伊籍劝他以吊表为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