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调研报告

关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调研报告

ID:8863571

大小:78.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4-09

关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调研报告_第1页
关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调研报告_第2页
关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调研报告_第3页
关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调研报告_第4页
关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调研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调研报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尤其是农民增收问题已成为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引起了各级政府和领导的普遍关注。为此,我们对2002-2005年农民收入情况进行了调研。一、我市农民收入的基本状况2002年以来,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快速健康发展的局面,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120元,同比增长2.3%;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595元,同比下降16.8%;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280元,同比增长26.4%;2005年人均纯收入3386元,同比增长3.2%,在2004年、2005年农民人均国家政策性收入分别实现181元和99元。从统计

2、的数据可以看出:2002-2005年农民收入呈现出不稳定增长,且增收幅度不大,未能实现持续增收的发展态势;农业收入占农民收入平均比重为53%,比前四年比重降低8%,呈下降趋势,非农业增收比重逐年上升;国家政策性增收所占比重上升明显,2004年和2005年分别占农民收入的5.5%和3%。但总的来说农业在农民增收中仍占较大比重,仍然是我市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这充分反映出我市农业生产还是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受国家政策、环境因素和自然因素影响很大。二、制约农民增收的障碍因素及问题目前,制约我市农民持续增收的因素很多,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1、政策不到位,限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自十

3、一届三中全会至1985年,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农民收入呈快速增长趋势。从1987-2002年的十五年间,由于国家在支农政策上力度不够,农民收入增长幅度呈下降趋势。2、农业结构不优,限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尽管近年来,我市粮食产量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但是农业各产业之间的结构不尽合理、农产品种类趋同、产品品质档次低下、区域优势不明显等等,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加上受耕地面积、粮食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导致农民增产不增收。3、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一是生产水平低,仍处于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状态,没有形成规模经济;二是加工水平低,特别是龙头

4、企业的发展还比较缓慢,主要表现在缺乏名牌产品和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投入偏少,龙头不多不大,产业链条短,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农产品加工增值的潜力还远没有得到充分挖掘。4、农业生产条件差,投入不足限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我市由于整体经济水平和实力的限制,还有很多地方农业生产条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导致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仍然很差,造成农民减收,农民收入的减少反过来又影响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年复一年形成恶性循环。5、农民的整体素质较低,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主要表现:一是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差。目前,在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其及以下文化程度占96.3%,高中、大专及其以上文化程度占3.

5、7%,这样一来就很难及时接受一些新的适用技术。二是缺乏市场意识,信息闭塞,缺乏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和开拓市场的能力。6、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程度低,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一是农用土地规模化程度低。2005年,全市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仅为16165亩(其中大部分是以往年度已流转,2005年续签合同),仅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1.3%。二是发展劳务经济有一潜力。近几年来,劳务经济在农民增收比重呈上升趋势,由2004年的14.1%上升为2005年的29.5%。三、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有关建议虽然我市在农民持续增收上,表现为内部增收动力不足,但是仍有一定的潜力可以挖掘,同时还可以通过拓

6、宽农业外部增收渠道,实行内部增收与外部增收相结合,构建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进而形成多元发展、多元增收的格局。(一)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1、通过科技推动促增收一是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①围绕市场需求调整结构。生产决定流通,要实行逆向思维,反弹琵琶,既要研究现实市场,又要研究潜在市场,变先抓生产为先抓市场。②围绕提高品质调整结构。坚持走增加产量与提高质量并重的路子,在保证产量稳定增长的基础上,把提高农产品质量作为调整的主攻方向。大力引进、选育和推广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新品种,通过培育名牌产品,全面提高农产品档次。同时,要坚持无毒、无残留、无公害的“

7、三无”标准,提高农产品的优质率来提高商品率。③围绕加工增值调整结构。200X年,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两个1号文件,落实发展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在中央和省政府的有关政策扶持下,粮食生产得到了较快的增长,全县粮食生产面积达到26.52万亩,其中早稻8.02万亩,中稻7.48万亩,晚稻9.52万亩,杂粮1.5万亩,比2003年增加粮食播种面积6.6万亩,增长33%。粮食生产在增加种植面积的同时,加大科技投入,大力推广优质高产良种以及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早稻获得了高产丰收,平均亩产330公斤,总产26466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