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走向生本》读书笔记

《教育走向生本》读书笔记

ID:8875920

大小:6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4-10

《教育走向生本》读书笔记_第1页
《教育走向生本》读书笔记_第2页
《教育走向生本》读书笔记_第3页
《教育走向生本》读书笔记_第4页
《教育走向生本》读书笔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走向生本》读书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育走向生本》读书笔记第一篇:《教育走向生本》读书笔记精彩妙喻1.微生物有两种,一种是嗜氧的,一种是不嗜氧的。接着这个比喻,我想说,教学是嗜时间的,而德育不一定是嗜时间的。2.在我们传统的文化氛围之中的生本教育改革,却如同晴空之见云霓,会产生优势互补的效应。3.环顾四野,鸟在鸣啭,花在开放;一头鹿,生气勃勃,充满活力,灵活敏捷。自然界的一切是如此完美,玫瑰不去思考自己该如何长进就是美丽的,人为什么不能呢?如果星星不必记起自己就是美丽的,人为什么不行呢?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就像星星一样。4.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当鞋不合脚时,脚就反

2、对了,那种自然的、和谐的、跃动的和效率的美就荡然无存了。5.我们有时候如同某学校的厨工一样,每顿做的菜都下得咸,原因是他认为算了成本的盐必须全用上。6.一位企业家问我,什么是教学?我说:如果你告诉学生,3乘于5等于15,这不是教学。如果你说,3乘于5等于什么?这就有一点是教学了。如果你有胆量说:3乘于5等于14,那就更是教学了。这时候,打瞌睡的孩子睁开了眼睛,玩橡皮泥的学生也不玩了:什么什么?等于14?!然后他们就用各种方法,来论证等于15而不是14。比如4个3是12,再加多一个3,是15;数一数,5个3是15等等。在这里,我们把教转化

3、为导,转化为学了。精彩引言1.克莱恩说:一旦我们开始根据人类的天性做事,过去认为复杂的事也都变得简单。2.奥修把这样一句话称为最伟大的祷文: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3.克来恩:我们的教育通过控制学生的学习方法来打击他们,使得他们失去力量。4.海墨特说:教学是为了使人产生有活力的思想,而形成有活力的思想需要时间。5.克来恩:最佳的学习方法是先做后辨认,或是一边做一边辨认只有学习而没有参与其中的和没有史实际演练的对象,是无济于事的,也是不合理的,但是,许多教师仍坚持在黑板上写上名词这个字,再解释说:孩子们,名词就是一个名字、一个地方、一件

4、事情或是一个想法。他甚至认为,学校教育只是告诉人们该做什么和如何做。告诉人们如何去做,是侮辱他们的智慧并造成困惑。6.哈尔莫斯说: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动手提问,解决问题。最好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提问,解决问题,不要只传授知识要鼓励行动。第二篇:《教育走向生本》读书笔记《教育走向生本》读后感生本教育体系的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它是一种能让学习快乐的“灵丹妙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最大限度地依靠儿童的内部自然来进行教育或教学。以下是我的一点感受。一、学生是活的教育资源生本教育体系要求腾出时间和精力

5、让学生大量进行活动。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根据学生的喜好设计合适的游戏、教学环节,让孩子玩得开心,学得容易。把一枯燥乏味、难以理解的知识转化为学生乐於学习的知识,以学生为中心,依托学生资源来进行教育。通过不断的、快乐的游戏,孩子的情绪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头脑变得十分灵活,学习成了十分开心的事,学习成了自己内在的需要。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通过学生自主证明线性代数50条定理通过这种专门的训练,证明他们比其他学生具有更高的数学成熟程度和更强的研究意识,有更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前面提到过学生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如何利用调动这一资源,先学后教就是最简单

6、易行的办法。在这里我印象最深的一点就是以学定教结合儿童已有经验和内部资源在教师合理的教学活动中儿童变的心灵手巧,头脑被激活了,情绪被调动了,上课变成了最美好的时光,学习成果及效率成倍的增加。这是多么美好的场景,令每一个老师都心向往之。三、评价:为儿童创造创新的情境生本教育的激励机制让我为之一振:无休止的表扬与批评会使学生麻木。最重要最强有力的奖励机制就是给儿童以创造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自我实现力量同科学和艺术美的力量形成合力,推动人的提升。因为创造的氛围和环境会使人永远向上。生本教育体系就是促使学生奋发向上的情境。这种评价理念很多教

7、师都懂,但是没有用心思考如何付诸实践,教师应远离这种惰性,积极探索为儿童创造良好的氛围,使其自主追求,积极向上;尽量把这种理念体现在教学中。郭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所说:“快乐的感受是人更好学习的情感基础。快乐的日子使人聪明,使人产生心理的兴奋和生理的活跃。在兴奋中,他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当一种教育为孩子、家庭、学校、社会带来了快乐与幸福的时候,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来反对它呢?能为不喜欢数学,乃至不喜欢学习的孩子带来了快乐。学生乐此不疲,焕发出光彩。没有人会拒绝快乐,快乐地过好每一天,是儿童与生俱来的权利。面对快乐,学生

8、哪有不喜欢数学,不喜欢学习?教师需要真实的改变我们的教学方式,真正的做到生本教育。第三篇:学习《教育走向生本》读书笔记学习《教育走向生本》读书笔记《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郭思乐教授所提出的“一切为了儿童”的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