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暑假培训心得范本

老师暑假培训心得范本

ID:8937258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12

老师暑假培训心得范本_第1页
老师暑假培训心得范本_第2页
老师暑假培训心得范本_第3页
老师暑假培训心得范本_第4页
老师暑假培训心得范本_第5页
资源描述:

《老师暑假培训心得范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老师暑假培训心得范本一、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整合所教教材内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学习数学。数学学习要关注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活生生的生活经验,要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大学生的知识接触面,让学生在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完善和发展,儿童生活在现实世界之中,每时每刻都与自然界、社会、他人发生联系,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产生许许多多的问号,从而产生进一步了解的欲望。他们并不是一张白纸,可以让成人随意图画,他们有着自己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的感性认识,在学校所学的新知识需要借助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才容易被学生接受,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因此,数学学习

2、不应当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而应当是学生主动地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研究、探索新问题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成自己有意义的认知建构,并发展探索和创新的意识。例如:《百分数的意义》这一内容,我在十几年前上的和前两个月上的,处理就大不一样。十几年前教《百分数的意义》:1、我为学生提供许多百分数的材料让学生阅读来获得有关百分数的知识。2、我提出比较某小学六年级哪个班的三好学生多来诱发学生研究百分数。在那个年代,我重在我的主导作用的研究,忽略了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生活经验的沉淀,让学生在我的指引下,步步被我牵着。前两个月教《百分数的意

3、义》:1、让学生课前收集大量有关百分数的信息。2、通过比较、交流、整理等学习活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学会正确的读写百分数,感受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3、通过解释百分数的实际意义,体会百分数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和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4、经历材料收集、交流和表达的过程,促进个性化的数学理解和表达。教学片段:师:百分数同学们在哪还见过?生1:在商店看过。生2:在衣服的标签上看过。师:看来百分数在生活中用的非常广泛,同学们在搜集这些资料的过程中,已了解了百分数的哪些知识呢?生1:我知道百分数怎么读。生2:我会写百分数。师:有关百分数的知识你们还想知道哪些呢

4、?生1:什么是百分数?生2:百分数有什么用?生3: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区别?生4:百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在课前,每位学生都搜集了生活中百分数的例子。在课堂中,我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分析,让他们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给他们创造充分研讨的机会,不仅分析百分数的意义,而且谈一谈自己对某个百分数的情感。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认识,而且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看来,在指导学生学习之前,我们应当先对学生的认知基础、生活经验、学习进度、学习方式方法等都作一番研究,再设计出贴切的生活情境和在生活中研究数学的活动。二、向美国学习,让学生经常切实

5、参加数学的实践研究,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合作实践的能力。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6岁12岁的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特点是,对新鲜的具体事物感兴趣,善于记忆具体的事实,而不善于记忆抽象的内容。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实践活动,操作学具既可以开发利用右脑,促进左、右脑的协调发展,又能让学生智力的内部认识活动从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促使认识的内化,促进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学习技能的提高,从而达到智慧的生长和创造力的凸现。动手操作活动正是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的

6、一座桥梁。暑假培训过程中,专家们不约而同地举了高考天才,生活蠢材---张非的例子,还谈到:要是凭课堂上的学习成绩拿奖学金,美国人常常不是中国人的对手,可是一到实践领域,搞点研究性项目,中国学生往往没有美国学生那么机灵,那么富有创造性。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它的原因每一位老师都清楚:就是中国学生的学习中,真正动手实践的时间太少了。想到这,我更要坚定自己的决心:向美国学习,让我的学生经常切实参加数学的实践研究,增强我的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合作实践的能力。例如:《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在八年前的教学与今年上半年的教学也是大不一样。八年前的教学《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

7、题》:那时的教坛上特别流行用多媒体的课件来上课。我也顺应潮流,做了表现甲和乙学生分别从家到学校,在学校门口相遇的课件。课堂上,学生看着课件,一下就明白了相遇路程=(甲速度+乙速度)X相遇时间。当时,我认为,这是一节很成功的课。可是不久,我发现,部分学生不会灵活解决有关的相遇问题,部分成绩较差的学生居然经常忘记怎样解决一般的相遇问题。我与好些数学教师交流,他们发现也有学生与我的学生很相似,我们当时都认为这是学生本身的智力的问题。现在想来,其实是当时的课件替代了学生们的亲身经历相遇问题的过程,从视觉上是给学生了一定的刺激,所以,学生在当时是理解的,但久了,学

8、生忘得也快。今年上半年的教学《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1、我没有用课件来上课,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