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阈下当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探论

新媒体视阈下当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探论

ID:8952327

大小:59.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4-13

新媒体视阈下当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探论_第1页
新媒体视阈下当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探论_第2页
新媒体视阈下当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探论_第3页
新媒体视阈下当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探论_第4页
新媒体视阈下当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探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媒体视阈下当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探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新媒体视阈下当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探论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1002-7408(2015)05-0081-04  基金项目:广东省社科基金项目“新媒体环境下党的执政形象建设研究”(GD14YDS01)阶段性成果。  简介:吴阳松(1983-),男,安徽宿松人,博士,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广州青年运动史与青年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党史党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问题研究。  当今时代,新媒体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一个基本环境,是当代青年信息接受和传播的主要平

2、台。新媒体所传播和呈现的信息对当代青年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生活方式的选择产生了复杂的影响,对其价值观的形成和嬗变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事关民族兴衰和国家前途。”[1]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从新媒体视角探讨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媒体与当代青年价值观生成的内在关联  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主要是指依托现代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当代

3、青年接触和使用的新媒体主要有以互联网为技术依托的等触屏媒体、BBS、、微博、微信、数字杂志、数字电影等。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以其自身快速的传播方式和海量的传播内容吸引着大批受众特别是青年这一群体。2014年7月2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上网人数首次超越传统的PC使用率,而在这庞大的网民中80后成为主力,30岁以下的网名比例占到573%,40岁以下的网名占到807%,在校青年学生的上网率几乎达到了1

4、00%。无独有偶,由中国传媒大学、国家广告研究院等多家单位联合公关发布的《2014“媒介?消费”中国青年调研报告》显示,20―30年龄段的社会青年上网率高达90%,微信使用率为823%,微博使用率为711%。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以其独特的功能和魅力强烈地吸引着最易接受新生事物的青年群体,已经成为青年群体获取信息和交流沟通的主要渠道,极大地改变了社会青年原有的交往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及观念模式,其价值观的形成与嬗变越来越受到新媒体的影响,这种影响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新媒体的“交互

5、”传播模式传递和展现的多元价值观,使得当代青年在价值选择上产生茫然。以电视、广播、报纸为载体的传统媒体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也通过其“舆论导向功能”“议程设置功能”“把关人功能”等方式向人们传播某种特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人们无需选择也不能选择。“在传统媒体面前人们只有看或者不看的选择权,并没有看什么的选择权。”[2]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颠覆了这一传播格局,较之于传统媒体“一对多”的传播模式,新媒体“交互”传播特征展现的是“人人即媒体,人人即记者”的个人信息时代,人们能够及时地通过网络等新兴媒体发表

6、自己对某一事件的看法和评论,也可以在第一时间看到他人对某一事件的观点,这些没有经过过滤的信息可以在第一时间出现,使得各种信息和观点纷繁复杂,对同一件事的看法和评论迥然不同甚至截然相对,更有看法和观点挑战传统的价值底线,这些看法、评论和观点所传递的价值观,使得尚处于价值观形成阶段的当代青年在价值选择上表现为茫然。  二是新媒体信息传播所呈现的即时性、开放性特点,很容易使当代青年在价值取向上产生困惑。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互联网为技术支撑的各种新兴媒体逐渐取代传统媒体成为青年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新媒体在信

7、息传播时呈现的即时性、开放性特点,使得新媒体所传递和展现的信息具有多元化特征。各种不同的信息充斥网络,不同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在这里汇集交织,各种传统的、现代的,东方的、西方的,主流的、非主流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扑面而来,其中不乏有西方腐朽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以及各种消极、反动和非健康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甚嚣尘上,这些良莠不齐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对青年价值标准的选择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很容易使他们在价值取向上产生困惑和紊乱。  三是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和左右青年的价值判断,使社会青年在价值选择和价值判

8、断上容易颠覆自我,造成自我价值混乱。青年是一个人成长过程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青年的主体意识不断得到增强,社会参与与社会责任感也随之上升,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未定型,其社会政治态度和认知社会的思维方式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冲击和左右。一些社会青年是非判断能力不强,辨别信息能力有限,很容易受到新奇、怪异东西的吸引和不良信息的影响,难以对价值客体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缺乏判断能力反而很容易出现颠覆自己的价值判断,衍生出“从众”的价值社会心理。由于网络信息的广泛性,青年在互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