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市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进展情况通报

金昌市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进展情况通报

ID:8957931

大小:34.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4-13

金昌市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进展情况通报_第1页
金昌市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进展情况通报_第2页
金昌市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进展情况通报_第3页
金昌市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进展情况通报_第4页
金昌市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进展情况通报_第5页
资源描述:

《金昌市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进展情况通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金昌市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进展情况通报2008-7-2            金昌市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进展情况通报                 张建平              (2008年6月30日)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市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自2006年启动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帮助下,在全市各级各方面的参与支持下,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建设成效有目共睹。下面,我就两年多来全市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进展情况作以通报。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两年多来,全市各级各方面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四抓三支撑”战略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业强市,以工促农,

2、以二带三,和谐共享”工作思路,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和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一特两化”,坚定不移地培训输转农民,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努力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新农村建设初见成效,农村各项事业全面进步。2007年,全市农业增加值达到9.02亿元,较上年增长5.2%;乡镇企业增加值达到15.79亿元,增长16.7%;粮食总产量达到34.25万吨,增长5.6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71元,增加378元,增长8.8%。今年第一季度,全市完成农业增

3、加值1.2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3.33%;实现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038元,同比增长26.78%。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培育初见成效,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着力培育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新农村建设的经济支撑初步形成,有效地带动了农民增收。一是着力发展特色优势主导产业。新农村建设启动以来,市上共安排农业“一特两化”专项资金4400万元,通过大力发展优质高效节水型特色农业,全面构筑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区域结构。2008年,全市特色优势作物面积达69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近72%,其中啤酒大麦、蔬菜、制种玉米面积分别达到41.

4、66万亩、10.55万亩和4.3万亩。集中连片发展设施农业,食用菌棚和日光温室累计达到7039座和7129座;推动舍饲养殖业快速发展,规模养殖大户和养殖小区累计达到1293户、58个;进一步创新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在金川区马家崖村整合土地5000亩试行集约化经营;不断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累计达到33万亩,共引进蔬菜新品种64个,全市良种覆盖率达到98.2%。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极大地带动了农民增收,2007年,啤酒大麦产值达到3.64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875.9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8.75%;高原无公害蔬菜产值达到2.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580元,占

5、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2.4%;以优质肉羊为主的养殖业产值达到3.73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895.2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9.17%;以食用菌种植为主的戈壁产业产值达到4515万元,占祁连山冷凉灌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5%以上。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城郊、清双、东河、西河等四个特色显明的农业区域化发展格局。二是着力壮大龙头企业规模。围绕“农产品加工行动计划”,采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减免税收等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拓宽了劳动力转移空间。近两年,各级财政投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资金3000多万元,新发展各类农产品加工储运企

6、业13家,累计达到370家;新发展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0家,累计达到25家;新申报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家,累计达到11家;新认定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8家,累计达到18家。全市60%以上的农产品加工增值,企业年吸纳16000多名农村劳动力就业,年实现工资性收入5000多万元。特别是啤酒麦芽产业蓬勃发展,2007年加工能力达到35万吨,已成为全国三大啤酒麦芽生产基地之一。三是着力强化农民培训输转。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劳动者为目标,认真组织实施一、二轮“10万农民劳动技能提升计划”,农民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增收途径不断拓展。年培训农民5万多人(

7、次),输转农村劳动力10万多人(次),实现劳务收入3.6亿元以上,城郊农民65%以上的收入来自非农产业。不断加大农民培训项目工作力度,积极向省阳光办申列《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两年共争取到培训名额4600人、项目资金112万元。四是着力培育营销服务体系。更加注重农村市场营销体系培育,两年多来,共新建食用菌、中药材等农产品批发和集贸市场13个,累计达到24个;新培育“农家店”40家,累计达到50家,扶持组建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83个,累计达到200多个,新入社农户达3770户,累计达到近2万户,50%以上的农户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