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ID:8980586

大小:8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4-13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1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2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3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4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一单元达标测试(本试卷共150分)一、诗歌阅读(60分)(一)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2题。(6分)夜  雪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夜  雪张居实斗室香添小篆烟,一灯静坐似枯禅。忽惊夜半寒侵骨,流水无声山浩然。1、这两首诗写雪时都重点运用了同一种手法,试简析之。(4分)2.从人物形象的角度谈谈两诗的相同点。(2分)                                                                             答案:1、这两首诗写雪时都重点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张诗后

2、两句分别从人的触觉、听觉、视觉来写雪。白诗四句分别从人的触觉、视觉、听觉来写雪。    2、都写出了诗人的孤寂无眠。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3—4题。(6分)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苏台览古李白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3.请谈谈这两首诗艺术手法的主要不同之处。(4)                                                                                                              

3、                                                                                                            4.这两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慨?(2)                                                                                   答案:3、《越中览古》着重渲染越宫昔日的繁华,结句聚焦在今日荒凉的遗址,以强烈的反差抒写了姑苏台今日的荒凉;《苏台览古》着重描绘姑苏台今日的荒凉,以今古常新的自

4、然景物衬托人事的变幻无常,抒写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4、对人事变化、盛衰无常的感慨,对功名富贵的否定。 (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和今人分析唐诗的一段言论,完成5-6题。(6分) 唐 诗 一 首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实宵。五更鼓角声悲注,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盛唐之音在诗歌上的顶峰当然应推李白,无论从内容或形式,都如此。因为这里不只是一般的青春、边塞、江山、美景,而是笑傲王侯,蔑视世俗,不满现实、指斥人生,饮酒赋诗,纵情欢乐。……深刻地反映了那整个一代初露头角的知识分子的情感、要求和向往:他们要求突破各种传

5、统约束羁勒;他们渴望建功立业,猎取功名富贵,进入社会上层;他们抱负满怀,纵情欢乐,傲岸不驯,恣意反抗。而所有这些,又恰恰只有当他们这个降级走上破路,整个社会处于欣欣向荣并无束缚的历史时期才可能存在。……盛唐艺术在这里奏出了最强音。痛快淋漓,天才极致,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范可循,一切都是冲可而出,随意创造,却都是这样的美妙奇异、层出不穷和不可思议。……李白的天才作品确已达到了中国古代浪漫文学交响音诗的极峰。然而这个极峰,与文学上许多浪漫主义峰巅一样,它只是一个相当短促的时期,很快就转入另一个比较持续的现实典范阶段。那就是以杜甫为"诗圣"的另一种盛唐,其实那已不是盛唐之音

6、了。 (李泽厚《美的历程》选段)5. 请根据有关唐诗知识分析判断上述一首唐诗的作者是李白还是杜甫,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6 为什么说"诗圣"杜甫已不是盛唐之音?请参照上文来回答。答案:5、该诗为杜甫作品。因其具有杜诗的沉郁顿挫,深刻悲壮、气势磅礴的现实主义风格,同是又是严格工整的七律。   6、(此题实为仿写题。可根据杜甫的风格和原文的对李白的分析来写)从形式来说,杜诗李白那种雄豪壮伟的气势情绪纳入规范

7、,即严格地凝聚在一定的形式、格律中,从而不再是一种天才美、自然美,而是一种人工美、世俗美,为后世提供了可以学到的范本;从内容来说,杜诗更多地关注国远民生,且充满忧患意识,不似李白那么飘逸洒脱,也明显地蕴含了这个阶级的停滞与走下破路。因而,李白与杜甫是两种风度,两种意境,两种格调,如果说李白是盛唐之音,那么杜甫就是另一种盛唐了。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6分)永遇 乐    李清照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