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灵魂人物:贾母——孙氏

《红楼梦》灵魂人物:贾母——孙氏

ID:8985236

大小:2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4-14

《红楼梦》灵魂人物:贾母——孙氏_第1页
《红楼梦》灵魂人物:贾母——孙氏_第2页
资源描述:

《《红楼梦》灵魂人物:贾母——孙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3.《红楼梦》灵魂人物:贾母——曹母孙氏“贾母”谐音【家母】,乃作者曹寅对养母孙氏的称呼。贾母又称“史太君”,谐音【侍君太】,暗示她是【曾侍候过国君的老太太】,又说她出嫁前为金陵世家“史侯的小姐”【侍候小帝姐】,同样暗示孙氏当过康熙乳母这段经历。书中多次写到猴,“翻筋斗的”,即影射“孙猴”孙氏。第54回元宵夜的晚上贾母所讲“十个儿子娶了十房媳妇”的故事,就是孙氏自己调侃子孙们的玩笑话。书中设定贾母享年83岁,实从冯景《御书萱瑞堂记》撰书的康熙纪年转化而来。《记》云: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四月,康熙驻跸江宁织造署,曹寅奉母孙氏朝谒

2、,“上见之色喜,且劳之曰:‘此吾家老人也’。贾母八十寿辰定在八月初三,也是套用《曹寅奏谢复点巡盐并奉女北上及请假葬亲摺》的时间,即康熙四十五年八月初四日的前一天。下文种种迹象表明,贾母的生活原型就是孙氏。曹寅还运用非常娴熟的隐笔技巧,将贾母与曹寅父子的关系隐藏在她年龄的自述中。第九十六回,贾母获知贾政放了江西粮道,咽哽说道:“我今年八十一岁的人了”,此乃经典暗语,谐音【禁连爸十一岁】,“连爸”即连生的父亲,指曹寅,意思说:曹寅被康熙软禁那年,孙氏如果还活着的话,正好八十一岁。孙氏生于1631年,死于1706年,享年七十五岁。曹寅假死

3、于1712年,此年孙氏去世六年,如果孙氏尚在,正好八十一岁。正合上面那句话,证明《红楼梦》成书时,贾母早已离开人世,她在书中,只充当灵魂人物的角色而已,并无实体存在。在书中,林黛玉是贾母外孙女,而现实中,曹寅与孙氏是母子关系,作者是如何统一的呢?其实书中早有暗示。凤姐就说过,黛玉“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这是实话。凤姐又说黛玉“竟是个嫡【帝】亲的孙(氏)女”,这句话也不假,孙氏本为康熙乳母,算是皇帝的亲人。可见“孙”非“孙女”之“孙”,而是姓孙之“孙”。这样的“脑筋急转弯”,在《红楼梦》里随处可见。贾母作为书中灵魂人物,文本文字也

4、有暗示。书中称贾母为“无量寿佛”,意思是【吾两寿妇人】,这可从她的饮食习惯得到验证。书中对于贾母进餐,没有一处实写。比如七十五回:“…这一碗是鸡髓笋,是外头老爷送上来的。”一面说,一面就只将这碗笋送至桌上。贾母略尝了两点,便命:“将那两样着人送回去,就说我吃了。以后不必天天送,我想吃自然来要。”这话很奇怪,难道一次送她的食物,她可吃很多天吗?只有一种解释,她不是一个活生生的现实中人,而是一尊偶像,享用的食物全是祭品。她和宝玉一样,只是一具幽灵,不能象常人那样按三餐制进食。这一点还可从贾母两次给元妃下跪的描写说明问题。依据常理,孙氏是

5、曹家的“老祖宗”,她怎么会给晚辈下跪呢?其中必有玄机。贾母真的下跪了吗?看书中究竟怎么写的。 第一次是这样描述的:“贾母等连忙路旁跪下”【贾母等,连(生)忙路旁跪下】。原意是曹顒跪了,而孙氏没有,她只是站在那里等候。第二次曰“……至贾母正室,欲行家礼,贾母等俱跪止不迭”。原意是:【至贾母正室,欲行家礼,贾母顿惧,归之不迭。】当时贾母吓坏了,魂灵悠然而散。她岂有下跪之理?现实中,孙氏与孙子曹顒(宝钗原型)生日并非同一天,而第六十二回中给宝玉过生日时,大家一起算府中众人的生日,探春就说:过了灯节,就是老太太和宝姐姐,他们娘儿两个遇得巧。

6、这又怎么解释?关键是:宝钗生日是元月二十一日,而第七十一回开篇第二段,明说“因今岁八月初三乃贾母八旬之庆,要宴请亲友”,可见二人生日根本不在同一天。“贾母八旬之庆”。早有人作过研究,贾母八旬之庆的那年根本不足八十岁,而只有七十五岁左右。现实中,孙氏也未能活至八十岁,所以有人据此认定高鹗续书篡改了贾母年龄,显然不合逻辑。原来,“八旬之庆”谐音【百旬之庆】,指孙氏诞辰一百周年。按孙氏1631年出生推算,“百旬之庆”正值1730年,而这一年,恰逢曹顒假死十五周年,“冥寿”十五岁,所以探春说“两个遇得巧”。第二十二回中,老太太给宝钗过十五岁

7、生日,对自己“八十”大寿反而只字未提。曹寅如此安排情节,是想纪念那个有特殊意义的“双庆”之年。第四十七回贾母一段话,涉及一个具体的时间概念,至今令红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贾母曾说:“我进了这门子作重孙子媳妇起,到如今我也有了重孙子媳妇了,连头带尾五十四年…”这“五十四年”怎么界定呢?首先,这句话有问题。从曹寅曾祖曹世选算起,到孙氏这一辈,她也只能算个孙媳,而非重孙媳。另外,她死时曹寅48岁,胞弟曹宣45岁。在她的孙辈中,最大的曹顺26岁,曹寅的亲生子曹顒、曹颜均只十七、八岁,所以她死时根本没有看到重孙媳妇。笔者根据多年对《红楼梦》的研

8、究,判断这句话必为隐语,此话原意是:【我进了这《梦》,子着重生,子息福气,到如今,我也有了重生,子息俘那年,头带尾五十四年】。如何解释这段话?曹寅生于1658年,1712年被康熙俘获圈禁,正好五十四年。如果孙氏在曹寅出生的当年下嫁曹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