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长安平康坊内割宅之推测

唐长安平康坊内割宅之推测

ID:9010096

大小:61.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4-14

唐长安平康坊内割宅之推测_第1页
唐长安平康坊内割宅之推测_第2页
唐长安平康坊内割宅之推测_第3页
唐长安平康坊内割宅之推测_第4页
唐长安平康坊内割宅之推测_第5页
资源描述:

《唐长安平康坊内割宅之推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唐长安平康坊内割宅之推测【摘要】唐长安的城市用地被划分为里坊,然后划分成若干宅基地,可里坊内如何被分割为若干块宅基地分配给居民却一直不明。本文依据古代文献和图纸记录,参考日本平城京的宅地划分方法,从坊内建筑的时间、规模、位置上一步步地考证、清理、推测平康坊内的用地信息,尝试绘制出坊内宅地划分的格局。【关键词】唐长安平康坊里坊割宅宅基地规模Abstract:TangChang'ancitywasdividedinto108blocks(LiFang),thenintohouses.However,ithasbeenamysteryforalongti

2、methathowtheblocksbeingdividedintohouses.Basedonmanyhistoricalrecordsofresidencialinformationandtheland'sdivisionofHeijyokyo(present-dayNara)ofJapan,thispaperdiscussesthehouse-landscaleandtheland'sdivisionofPingkangFang,andattemptstodeduceareasonableland'sdivisioninPingkangFan

3、g.KeyWords:TangChang'an,PingkangFangBlock,LiFang(Block),Land'sdivisionintohouses,House-landscale中国汉唐时期的都城规划有“制里割宅”的思想。汉唐文献中反复提到了晁错的一段话:“臣闻古之徙远方以实广虚也,相其阴阳之和,尝其水泉之味,审其土地之宜,观其草木之饶,然后营邑立城,制里割宅,通田作之道,正阡陌之界,……室屋完安,此所以使民乐其处而有长居之心也。”[1]反映出相地、营邑立城、制里割宅是中国汉唐时期城市规划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在“立城”之后先“制里”,即

4、将城市用地划分为里坊,再“割宅”,即将里坊划分成若干宅基地分配给居民。这种城市用地划分方法在隋唐长安、洛阳的规划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形成了整饬的城市形象。里坊的划分方法通过比较详细的文献记载和以往研究已经比较清晰,里坊内如何分割为若干块宅基地却尚不清楚,于是本文尝试以平康坊为例,选择建筑信息密集的一段时期,从住宅基地规模入手,推测里坊内部割宅的格局,绘制出平康坊割宅的平面图。平康坊是唐长安朱雀门东第三街从北数起的第一排里坊,也是靠近皇城的第一排里坊,位置比较突出。对于坊内的建筑,唐韦述的《两京新记》(此二书以下皆简称《记》)、宋敏求的《长安志》(以

5、下简称《志》)之卷八、徐松《唐两京城坊考》(以下简称《考》)之卷三、及杨鸿年《隋唐两京坊里谱》(以下简称《谱》)等文献中作了较详之记录和考证。其中成书于开元十年(722年)的《记》为最原始的系统记录,也最接近原状,可惜原书已残,幸其信息多为成书于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的《志》所保存,故《志》的原真性在以上诸书中最值得参考。另外,还有吕大防《长安城图》之残片(以下简称“吕图”)对平康坊有较谨慎的描绘,此图是宋元丰三年(1080年)吕大防派刘景阳、吕大临、张佑“二寸折一里”考定测绘的,当时很可能以隋唐长安旧图、韦述《西京记》为蓝本,并根据遗迹和

6、文献进行考定[2],也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志》中列出了平康坊内有南门之东的菩提寺,街之北阳化寺,西北隅隋太师申国公李穆宅,西门之南尚书左仆射河南郡公褚遂良宅,西南隅国子祭酒韦澄宅、兰陵公主宅、万安观(永穆公主宅、梁国公姚元崇宅、太平公主宅——安西都护郭虔,三宅合并为观),东南隅右相李林甫宅(李靖宅——陆颂——李令问——李林甫)、嘉猷观,南门之西刑部尚书王志宅,次北户部尚书崔泰之宅、侍中裴光庭宅、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张弘靖宅(崔融旧第),以及十二地进奏院等14项建筑。《考》在此基础上,根据唐人墓志补充了孔颖达宅、臧怀亮宅、王宅、霍国夫人王氏宅、陈苌宅、

7、赵虔章宅六项,根据唐人笔记补充了王哲宅(《酉阳杂俎》)、马震宅(《续玄怪录》)、邢凤宅(《异梦录》)三项,并根据《北里志》补充了“三曲”妓所一项。《谱》不仅对每个条目进行了考对,又据《太平广记·李娃传》补充了鸣珂曲的李娃宅,据墓志补充了张堪宅和张府君宅。另外,2004年的一项关于“隋唐平康坊有烧造陶俑的大型作坊和窑址”[3]的考古发现值得注意,但目前尚未得到确证。以上三书考证了隋唐时期平康坊内共有27项建筑。考诸文献,除了《长安志·卷十一》载“社坛在县东南二里平康坊”乃后世所建外,别无其他。中国史书记载的此类地理信息多为可信,但这些信息传抄之中未免

8、有些出入,尤其是后来根据墓志补充的条项,因时间不一定并行,其住宅存在的空间位置可能与其他住宅有所重叠,且多项建筑未记载具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