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全国青年课观摩)

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全国青年课观摩)

ID:9011405

大小:2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14

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全国青年课观摩)_第1页
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全国青年课观摩)_第2页
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全国青年课观摩)_第3页
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全国青年课观摩)_第4页
资源描述:

《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全国青年课观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参加“卡西欧杯”全国中学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有感很荣幸有这样一次机会,参加有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和福建省教育学会数学教学委员会主办,由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承办的“卡西欧杯”全国中学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我怀着交流中获得更多学习和提高的迫切心情参加了本次活动。而在参加了整个活动的过程后,更感收益菲浅。一、在说课、听课中学习,感受各地教学的不同风格,学习各地优秀的教学经验。1.高容量的说课活动,明确了说课的几个重要环节及其重要作用。作为一名在第一线工作的数学教师,平时在课堂上所上的都是一节完整的课。自己很少会有说

2、课的机会,也更少有机会这样高密度得在两天中听到32节的说课内容。也正是有内容、有比较的说课过程中,让我学到了不少。在本次活动中,每节说课的时间不超过20分钟。而每节说课的间隔为1、2分钟。在紧凑的说课过程中,教师们将一节的精华部分以最精练的语言,以高信息量的方式传递给我们。1)背景分析。在背景分析中的学习任务分析,通过正确说明一堂课的核心概念、数学思想方法以及与相关知识的联系,明确了教学重点。2)教学目标的设计。正确说明了学生在“双基”、数学能力、理性精神等方面所能得到的发展。3)课堂结构设计。正确说明如何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按照数学知识的逻辑顺序选择世道能够的课堂结构,

3、安排教学活动顺序。4)教学媒体设计。正确阐释如何根据教学任务以及学生学习需要,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5)教学过程设计。这一部分是体现课堂教学的重点部分。说明设计怎样的问题系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开展积极主动的数学思维;说明如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提供适度的学习指导;说明如何安排变式练习和知识应用,巩固知识,加深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说明如何安排反思活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并概括一堂课的学习内容。6)教学评价设计。说明如何进行教学效果评价,如何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教学反馈与调节。2.高质量的上课环节,学习三节具有不同风格特点的上课过程。1)“销售中的方程”这节课,从实际问题开始引

4、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得出什么是利润、什么是利润率等概念。教师通过讨论、小组竞赛等丰富的活动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正是因为积极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由学生谈学习感受时,学生用自己可爱而又真实语言对学习进行了小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教师平实、扎实、幽默的教学风格值得我们学习。2)“一次函数的图象”教师通过复习一次函数图象的方式,逐步引入新课。这样温故而知新,使学生很容易由旧知的复习过渡到新知的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又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画,自己找规律的探索性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只是在教学节奏的把握上不够,使得一部分的教

5、学内容没有完成,留下了一些遗憾。在也对引出一个问题需要我们注意,那就是:如何在开展学生活动的同时,掌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使得课堂教学能更好地开展。3)“简单的随机抽样”这节课,由于本身内容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加上教师又选取了更贴近学生生活,更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作为研究的内容,例如:奥运会、班级旅游活动等。学生思考、讨论都十分积极投入。而许多教学环节的设计更是环环相扣。相信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更能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在听课和说课的过程中,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不同地域的教师在教学上的不同文化底蕴。而正是这样的交流活动能使大家在取长补短的过程中更好的发扬不同的教

6、学风格。例如:上海、深圳的教师根据学生信息量大、更为现代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也充满了现代感;而西藏的老师,也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学生主要语言是藏语而非汉语的特点,在教学中流露出淳朴的民风也深深感染着我们……二、对于教改形式下,改进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1.在新的教育形式下应倡导新的师生关系。自古以来,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中,教师始终以一个教育者的身份而高高于学生之上。这种高于有时体现在知识上,有时甚至体现在人格上。这是不符合教学的规律,也是与教改的思想相悖的。从人格上讲,学生与教师应该是绝对平等的,只有将学生真正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教师才可能真正倾听到学生的想法,学生

7、也会以被尊重的平和心态来学习。学生才有可能发展自己的学习个性,而不是按照教师的意愿来开展所有的学习。从知识上讲,学生应该发展自己的思维,有自己的思维个性。在接受教师传授的同时更应该逐步培养自己独特的理解。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只是一味原封不动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而没有自己的发展,那么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永远不可能超越教师,“青出与蓝而胜于蓝”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在我们的教学中要倡导平等的师生关系,实现“双主体”。即:学生思维自主的学生主体性;教师讲授与活动相结合、接受与探究相结合形成互补,从而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局面的教师主体性。当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