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有分二气——九华山游记

妙有分二气——九华山游记

ID:9032010

大小:1.94 M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15

妙有分二气——九华山游记_第1页
妙有分二气——九华山游记_第2页
妙有分二气——九华山游记_第3页
妙有分二气——九华山游记_第4页
妙有分二气——九华山游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妙有分二气——九华山游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游九华山有感产品研发中心丁可去过很多名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黄山的雄伟,“五岳之首”的泰山,所以在去九华山的路上,我实在是想象不出这座被诸多名人、诗人曾游历过的名山的样子。一路的风尘仆仆,一路的颠簸,看不够的是宛南地区的茶园和起伏的山头。下车时开始下起朦朦细雨,九华山欲见还羞地罩在雾海里,让我欲触不能。九华山位于安徽池州,东与清澈湛蓝的太平湖相邻,南与天下名山黄山接壤,有99峰。其中有9峰如莲花。相传公元719年新罗国国王的近亲金乔觉卓锡九华,苦心修行75载,于99岁圆寂。

2、因其生前死后的各种瑞相酷似佛经所记载的地藏菩萨,故众僧逐认为是地藏菩萨应世,由此九华山被称为地藏菩萨道场。坐在缆车上一点点穿越云霄,云海一点点地被抛在脚下,湿润的心境也一点点地随着穿越云霄所沐浴的阳光而晴朗,走下缆车,沿着潮湿的小路向山上行走,不多远就可看到大小不一的寺院了,红红的墙,黄色的屋檐边,空气中混合着清烟和潮湿的空气的味道,让人体味檀香的奇妙。走在九华街上,偷眼瞄着僧侣们虔诚地唱经、木然地敲打着木鱼,低垂的双眼无表情的容颜,难道他们真的已经“忘我”了吗?相传九华山之所以成为佛教圣地,是因为新罗国高僧金乔觉到中

3、国寻找修炼之地,他踏遍九州大地,最后来到九华山,被这里的锦山秀水所吸引,在此山中觅到一石洞,便留做静居修持,后向当地绅士(员外)闵让和募一袈裟之地,因闵员外也信奉佛教,便欣然应许其用袈裟覆盖之地作为道场。金乔觉缭起袈裟,结果袈裟越展越大,结果其袈裟覆盖了整个九华的山山水水,闵员外见其神异,逐尽舍九华为佛教道场,并与其子一同随地藏菩萨出家修行。前行至百步梯上面,来到“百步宫”据说这是第一个一个真身菩萨,名“应身菩萨”,名海玉,字无暇,相传在清朝万历年间来到九华山,在插宵峰摩空岭结茅安居,取名“摘星庵”,修行百年。因无暇刻

4、苦清修,戒律精严,终年已烟霞为伴,扬清吐浊,不食人间烟火。饥来食黄精、葛根,渴来饮山涧泉水,并刺舌血拌合金粉,抄写《大方光佛华严经》,费时20余年,抄完经书81卷,为后世留下血经珍宝,如今仍藏于九华山历史文物馆中。我彼感触之深的是海玉诗,现拈偈一首“老叟形骸百有余,幻身枯瘦法身肥。岸头迹失魔边事,洞口言来格外机。天上星辰高可摘,世间人境远相离。客来问我归何处?腊尽春回尽见梅。”圆寂三年后被和尚发现其肉身,认为是活佛转世,后被封为“应身菩萨”。沿阶向上,一路上青山绿树清晰地映入眼帘,所能感受的是苍松翠竹的生命力、百泉声乱

5、的感召力。站在高处往下看,看着云海的云卷云舒,这一切仿佛是在无声中缓动的,难道它们也怕给这“空”的世界添乱?那缓缓流淌的溪水清澈如镜,水底间隐或游过几尾纤细的小鱼;清泉透彻隐或闪现的是游动的红鲤,绿绿的莲叶漂浮于水面,一如期盼那绽放在佛前的莲花。我边走边看,边看边拜,边拜边想,渐渐地我的整个思绪远离了红尘的喧嚣,远离了红尘的纷争,远离了红尘的爱恨,远离了红尘的悲欢,于此生出的是菩萨的敬仰;听到那诵唱妙法观音菩萨的经文,我甚至想到在其间默诵经文,静度余生,感受这超自然的美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