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地法门--四明居士翻译

心地法门--四明居士翻译

ID:9033649

大小:145.00 KB

页数:41页

时间:2018-04-15

心地法门--四明居士翻译_第1页
心地法门--四明居士翻译_第2页
心地法门--四明居士翻译_第3页
心地法门--四明居士翻译_第4页
心地法门--四明居士翻译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地法门--四明居士翻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心地法门慧明法師開示錄 慧明法師主講http://www.txt7.com.cn/2009-12-05/111024510.html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id=834&cid=12緣起  慧明法師主講  陳耀智敬述緣起吾師弘法江漢,越四年矣。同人隨侍丈席,得師一言半偈,如甲坼在原,被春風而不為如其長養。曩者,裒其旨要,輯為語錄。閒違謦欬,資以啟發,顧以言簡意遠,難抉幽微,兢兢以不得正如見以懼。乙亥秋,師歸自南京,展禮之餘,群思廣益,環請開示。師曰:「佛法本能定法可說

2、,禪密兼修,只重證悟,不尚言說。於離言法中,必欲以言顯說,則言說亦成筌蹄,能會斯旨,不妨方便數演,用策事修,若執筌蹄,失宗義矣。」同人唯唯,迨圓音廣播,語語具含多昧,法法攝歸一心,心地法門之大旨,咸備于是。而方便導引,意則由淺及深,語則深入淺,不即經教,不離經教。於是執教者,自慚隔霧觀花,始分根蒂,初機者,自幸荒陬失路,頓識歸途。罷講之餘,同聲贊歎,遠地同人,阻於勝會,僉以瀑懸絕巘,隔壑聞聲;月在中天,萬川現影,不有紀錄,何以傳薪?不付棗梨,何從分膳?紛紛函述,所請胥同。師鑒其誠,遂許可焉。乃彙輯成篇,刊而布

3、之。言曰開示錄,俾與會者,入耳成因;未與會者,亦得因言會意。惟耀智闕於修而淺於學,不能仰見吾師指外之月,遂難繪箜篌指上之音。筆述既竟,慚悚實多,謹志端倪,以明緣起。丙子春弟子陳耀智敬述心地法门慧明法师开示弟子陈耀智记四明居士语译第一座 信愿行    同学们,禅宗法门以“心即是佛”为究竟,它是不立语言文字的,所以说“言语道断,心行路绝。”密法道理更不可说。由于大家再三启请,又因各位修持多年,对本法已有认识,就随缘来方便说一说,不过使大家知道学佛的过程,以作修持的策进。望大家净心谛听,不要起分别;一起分别,便生知

4、见,与道就相背驰了。   “心即是佛”一语,是禅宗的根本,无论讲到什么地方都离不开它,因为一切是唯心的。“信愿行”三字,有循序渐进的意义,学人往往随便看过,没有很好地去想一想。须知这三字中,每一个字都有它的过程与差别。在座的同学们,也有知教理的,也有初发心的,我且把“信愿行”三字的过程与差别,略略解释如下:“佛法大海惟信能入”,所以首先就要重视一个“信”字。但信有真妄的分别,这中间更要经历许多过程。如果不明了这种过程,难免真妄混淆,中途退悔,或发生其他差错。信字过程,简单说,有下列几种:一、不信。众生本来所有

5、的佛性,与佛没有丝毫差别;但是由于多劫以来的业力障蔽,所以以前对于佛法是不信的。以后逐渐经亲友劝导,或因环境关系,一时为外力促动,于是存一个不妨试一试的念头去学佛。不过这时表面上虽学佛,而心中实在并没有起信。二、疑信。什么叫做疑信呢?所谓疑,就是惑而不定。初学的人,一面生信,一面又在怀疑。今天觉得学佛是好,明天又觉得学佛是不好的。今天遇一善因缘的人来赞叹,便增加信心;明天遇一恶因缘的人,笑为迷信,便又生疑惑。思想上经常会发生矛盾,发生动摇。这种信,名为疑信。那末,这个“疑”,究竟是从哪里生出来的呢?当知还是从

6、自心上生出来的。试问,自心既已生信,为什么又生疑呢?这是因为“信”为真心所动,“疑”是业力所生。众生业力太重,所以一念真心将起,而无边业力就来遮障,不许学人起信修持。这正是佛魔交战的关头,何等危险!所以必须断疑才能生信。三、浅信。初学的人经过熏习,对佛法稍有认识,疑减少了,信增加了;但发心不真,因此,所信的程度很浅。他的目的,不过是为了世法上的一切希望,或求知识上的渊博多闻,这样,仅仅是普通的信,不能发生愿与行的力量。为什么?因为信的浅,所以等到利益看不见,或环境变迁,便把信心抛到九霄云外去了。这种信,譬如空

7、中羽毛,遇到一阵风,就不知吹到什么地方去了。四、深信。学佛的人经过相当时间的修持,已经得到受用,觉得佛法确实是具有真理,于是加强修持,立志不变。这时还算不得真正认识,只可说是墙上草,虽说有根,一旦遇风吹来,还是要二面倒的。这就是说,信佛的根基虽然立定了,但是信师信法的心还不坚固。今天归依这个法师学禅,明天又归依那个法师学密,他会随着境界转,见到新奇的就想改变。这是由于不明自心佛,不知一门深入的道理。五、定信。定们就是坚定的信仰。学人修到这个时候,熏习得久了,业障逐渐消除,信心才算坚定下来。象是树大根深,风就不

8、能动摇它了。信师信法专一而不变移,猛勇精进,不生厌怠。但大风吹来的时候,大树还可能动摇。如修行人根本业障翻动,加以外境压迫,信心还是不免有退转的可能。所以定信还不是究竟。六、真信。真信就是契合“真如”的信。真如是如如不动,清净无相的。信心到了这个地步,才算是真信。真信不动,也就同虚空一般不可动摇。这时自心与佛、法、师,心心相应,息息相关,没有纤毫痕迹,也没有丝毫分别。所以《金刚经》说:“信心清净,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