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社区与志愿服务

平安社区与志愿服务

ID:9033650

大小:145.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4-15

平安社区与志愿服务_第1页
平安社区与志愿服务_第2页
平安社区与志愿服务_第3页
平安社区与志愿服务_第4页
平安社区与志愿服务_第5页
资源描述:

《平安社区与志愿服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平安社区与志愿服务——来自广东省中山市的调查报告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志愿者工作委员会广东青年干部学院青年研究所中山市民政局共青团中山市委广东省中山市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同时,特别重视社会建设,将“平安中山”、“平安社区”的建设作为当中重要工作,也发动社会力量特别是志愿者的力量积极参与,取得明显成效。目前,中山市获得“全国文明城市”、联合国“世界城市人居奖”,也获得全国志愿服务组织奖、创新项目奖等,促进了平安社区与志愿服务的“双繁荣”、“双丰收”。接受中山市民政局、共青团中山市委的委托,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志愿者工作委员会、广东青年干部学院青年研究所组成以谭建

2、光教授为组长的联合调研组,深入中山市社区进行问卷调查、访问调查、现场观察、收集资料。经过为期三个月的初步调研,完成本报告,提交民政部参考,也提供其他有关部门、机构参考。一、中山市志愿者参与平安社区建设的历程中山市志愿者参与平安社区服务,从自发到自觉、从零星到组织、从试点到普及。近年来,逐步形成“全社会参与、全方位覆盖”的志愿服务网络,全市119个社区全部建立志愿服务站,拥有社区志愿者1万多人,活跃在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了支持和帮助,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课题组经过分析资料、梳理脉络,发现志愿者参与平安社区建设的服务,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一)探索阶段(1987年——2000年)中山市的志

3、愿服务,起源于1987年的“慈善万人行”活动。当时,由于毗邻港澳、受海外公益文化影响,市民组织“敬老万人行”(1988年后改为“19慈善成人行”)。活动组委会参照香港、澳门的经验,委托团市委招募200多人的义工队伍协助服务(“义务工作”和“志愿服务”都译自英文VolunteerService,即无偿帮助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大陆习惯用“志愿服务”,港澳习惯用“义务工作”——特注明)。这是志愿者第一次在中山市亮相,虽然与“学雷锋,做好事”有共同的意义,但是也具有不同的特色,其自愿性、人性化、灵活性、创新性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也受到青少年的青睐。因此,以青年为主体建立的各种自发性小型志愿服务团队陆续诞

4、生,到1996年在团市委的统筹下成立“中山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创办了“心声服务热线”等项目,为社会的和谐稳定提供了帮助。这时期,中山市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也促使农村城市化加速,城镇社区迅速变化。传统“单位型”社区、“熟人”社区演变成为“多元化”社区、“陌生人”社区,对于亲属、友邻的依赖性减少,需要更多来自志愿者等热心人士、爱心人士的服务。1998年港口镇民主村(后改为“民主社区”)诞生的“农民义工队”(后改为“居民义工队”)具有示范意义。由于农村变迁加快,历史遗留问题、利益分配问题、征地补偿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等都困惑着广大村民,也困惑着村干部。这时,11名老党员、老教师率先成立“农民义工

5、队”,走村串户,访贫问苦。他们了解各种矛盾纠纷的因素,或者及时汇集到新的村“两委”讨论解决,或者客观向村民宣传解释,或者提出化解矛盾的建议。并且,“农民义工队”深入村民,帮助调解家庭纠纷,帮助照看病人,帮助教育孩子,帮助料理丧事。这种看起来平凡琐碎的服务,对于社区、农村的平安,对于群众生活的和谐,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后来,许多镇村学习港口镇的做法,鼓励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民志愿队”、“居民志愿队”,成为社区安全和谐的促进力量。中山市范围内,逐渐形成重视社区平安、重视志愿服务的氛围。(二)推进阶段(2001年——2004年)中山市在2001年按照国家民政部的部署,正式启动“社区建设”工作,并且将

6、“平安社区”的建设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同时,受到2001年“国际志愿者年”交流活动的影响,中山市社会各界对于志愿服务的了解增多、参与增多。这时候,中共中山市委、中山市人民政府就更加注重鼓励志愿者参与平安社区建设,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时任中山市长、现任中山市委书记陈根楷专门召开志愿者座谈会,在讲话中指出,“19志愿者行动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与日俱增,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日益成为引领社会风气之先的一面旗帜,真正体现志愿者的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共青团中山市委、中山市民政局编。《和谐社区与志愿服务》第133页。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从2003年开始,

7、在中山市社区建设领导小组的统筹下,团市委与民政局部署镇、区志愿服务发展。2004年,市委市政府召开了青年志愿者基层组织建设会议,要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着力推动志愿服务在镇、区以至在社区的开展,并要求落实各镇、区志愿者服务总队的专职人员、专项资金、专用场地等“三专问题”。由于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志愿事业的推进顺利,也逐渐在社区扎根、生长,为建设平安社区提供了新生力量,其作用越来越明显。(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