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解读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解读

ID:9049435

大小:2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15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解读_第1页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解读_第2页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解读_第3页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解读_第4页
资源描述: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解读  4月14日,国务院以国函[2014]46号文批复《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加快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打造更加秀美富饶的大湖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将成为我省加速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和释放“一部一带”开放优势的新引擎。  一、规划背景  洞庭湖地跨湘鄂两省,处于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亚洲最大内陆湿地和国家重要商品粮棉油、畜禽、水产品生产基地,区位优势独特,文化底蕴深厚,生态功能突出,素有“鱼米之乡”和“天下粮仓”

2、的美誉,担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长江流域水生态安全的重大责任。千百年来,湖区人民靠水吃水,保护好、建设好洞庭湖,是湖区人民的历史责任,也是湖区人民的共同宿愿。改革开放特别是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崛起战略以来,湖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民生有了很大改善。但由于自然、历史、地理等各方面原因,特别是近年受江湖关系、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多重因素影响,湖区发展面临湖泊萎缩、生态恶化、发展滞后等诸多新的突出问题。该地区从历史上的富庶之地变成发展较慢、相对落后的地区。统筹湖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已刻不容缓。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以来对于洞庭湖区发展高度

3、关注。201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43号)明确提出,要“推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加强洞庭湖等重点湖泊和湿地保护与修复。省第十次党代会明确作出加快建设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决策部署。2012年,省政府先后委托国经中心、长江水利委、中国水科院等对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水情变化、湖控工程等重大问题开展“1+9”专题研究,并在国家发改委指导下,与湖北省共同组织编制了总体规划及水利、农业、生态、环保等10大专项规划。2013年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正式纳入国务院批准同意的年度区域规划审批计划,国家发改

4、委据此专门赴洞庭湖区进行实地调研座谈,广泛听取意见,在征求湘鄂两省和国务院33个部门及单位意见的基础上,正式形成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上报国务院。《规划》获批,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湖区发展的特殊关怀和殷切希望,在洞庭湖区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标志着湖区发展即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春天。  《规划》由国务院行文批复,国家发改委印发,属于国家批设的最高层级的区域战略规划,内容实,项目多,“含金量”高,规划涉及水利工程、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城乡统筹、基础支撑和民生改善等各类综合和单体项目超过600个,对于生态补偿、大江大河流域治理、蓄滞洪区

5、补偿等明确鼓励先行先试,这些为我省下步争取国家支持提供了重要依据,留足了空间。  二、战略意义  规划建设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是省委、省政府把握人类文明发展规律,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对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积极作为,是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的生动实践,将为湖南赢得更多发展权利和更大发展空间,有利于建立新的江湖平衡关系,保护和修复湖泊生态系统,保障长江流域水安全和生态安全;有利于巩固提升湖区粮食主产区地位,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利于平衡区域利益关系,促进城乡、区域协

6、调发展,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有利于探索大湖流域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新途径,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加快中部地区全面崛起和长江全流域开发开放。  三、规划范围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包括湖南省岳阳市、常德市、益阳市,长沙市望城区和湖北省荆州市,共33个县(市、区),规划面积6.05万平方公里,2013年末常住人口2200万,地区生产总值7152亿元。  四、规划内容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115455”,就是1个主题,1个愿景,5大战略定位,4大功能分区,5大建设任务,5大体制机制创新。  

7、1、1个主题。即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指出,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是关系到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幸福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目前,湖南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加速过渡的“黄金发展期”,同时也是资源能源压力不断加大、生态环境质量容易恶化的关键时期,面临加快发展与加快转型的双重任务和双重压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必须更加奋发有为地探索走出一条富有湖南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努力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推进,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产业竞争力同步提升。  《规划》明确提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

8、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立足保障生态安全、水安全、国家粮食安全,着力构建和谐人水新关系、现代产业新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