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2245-2015 评估泥炭及有机土壤腐殖化程度的测定方法

DB22T 2245-2015 评估泥炭及有机土壤腐殖化程度的测定方法

ID:9052494

大小:143.8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16

DB22T 2245-2015 评估泥炭及有机土壤腐殖化程度的测定方法_第1页
DB22T 2245-2015 评估泥炭及有机土壤腐殖化程度的测定方法_第2页
DB22T 2245-2015 评估泥炭及有机土壤腐殖化程度的测定方法_第3页
DB22T 2245-2015 评估泥炭及有机土壤腐殖化程度的测定方法_第4页
DB22T 2245-2015 评估泥炭及有机土壤腐殖化程度的测定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DB22T 2245-2015 评估泥炭及有机土壤腐殖化程度的测定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73.040D21备案号:44966-2015DB22吉林省地方标准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2245—2015评估泥炭及有机土壤腐殖化程度的测定方法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Methodforthedeterminationofevaluationofpeatandorganicsoilhumificationdegree2015-02-01发布2015-03-01实施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2245—2015本标准仅供内部使

2、用不得翻印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和GB/T20001.4-2001给出的规则进行起草。本标准由东北师范大学提出。本标准由吉林省国土资源厅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质监标准化技术中心、东北师范大学泥炭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孟宪民、闫木林、许春明、张丽、王升忠、赵红艳、王忠强、谭亭君。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I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2245—2015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评估泥炭及有机土壤腐殖化程度的测定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评估泥炭及有机土壤

3、腐殖化程度测定的术语和定义、原理、步骤和判定。本标准适用于野外评估泥炭及有机土壤腐殖化程度的测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DB22/T1920泥炭术语3术语和定义DB22/T192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3.1L.冯波斯特方法L.vonpostmethod又称为手握目测法,是德国泥炭科学家1924年试验提出的,采用手握自

4、然泥炭,根据手中植物残体保留状况、手感状态、指间流水颜色和数量来判断泥炭的腐植酸程度。4原理依据L.波斯特方法。5步骤5.1使用取样钻、锹等工具取样。5.2用手挤攥样品,观察挤出手中物料和水分的多少及颜色。6判定腐植化程度分为以下10个等级,见表1。表1腐植化程度级别级别序号腐植酸程度描述H1未腐殖化当手握挤攥时,挤出水为基本清澈,植物组织完整易辨,无定型物质含量很少。H2非常轻微腐殖化当挤压时,手指间释放出水呈黄色,植物的遗体相对完整,无定形物质含量极少。1DB22/T2245—2015表(续)级别序号腐植

5、酸程度描述H3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轻微腐殖化当挤压时,手指间释放出混浊褐色的水,但没有无定形泥炭之间经过的手指。H4轻度腐殖化挤压时,手指间释放的水分颜色较深,泥炭不能从手指间挤出,泥炭残体改变明显。挤压时,通过手指含有非常浑浊的水和少量的无定形颗粒状泥炭。残留手中物料为H5中度腐殖化饼状,植物原始组织很难认出。挤压时,通过手指挤出物约三分之一。手中剩余残渣是密集泥饼。植物结构可见的;H6中强腐殖化挤压后物料可见小量完整的碎片。挤压时,物料挤出物超过一半。几乎没有水分流出。即使有水,其颜色是非常黑暗。H

6、7强烈腐殖化残留物料压榨后,主要是由无定形剩余没有可识别的植物组织材料。当挤压时,释放通过手指的泥炭约三分之二,手中残留具有非常小的完整的植物组H8非常强烈腐殖化织的非晶材料。当挤攥时,几乎完全释放通过手指,外观为比较均匀的黑色膏。几乎没有任何可识H9几乎完全腐殖化别的植物结构有明显的残留。没有明显的泥炭含H10完全分解植物组织。挤压时,所有的泥炭释放通过手指,呈黑H10完全腐殖化色膏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