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兰西的实践哲学与马克思的实践观

葛兰西的实践哲学与马克思的实践观

ID:9083035

大小:23.5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16

葛兰西的实践哲学与马克思的实践观_第1页
葛兰西的实践哲学与马克思的实践观_第2页
葛兰西的实践哲学与马克思的实践观_第3页
葛兰西的实践哲学与马克思的实践观_第4页
葛兰西的实践哲学与马克思的实践观_第5页
资源描述:

《葛兰西的实践哲学与马克思的实践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葛兰西的实践哲学与马克思的实践观摘要:葛兰西的实践哲学是重新定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尝试,企图确立一种超越主体与客体的实践一元论体系。但是与马克思的实践观相比,葛兰西抛弃了马克思实践观的唯物主义立场,葛兰西否认有独立于主体实践以外的物质实在,认为人本身是客观性的尺度;马克思的实践观虽然也强调了主体的能动性,但是是把客观世界作为第一原则的,始终强调唯物主义的基础的。但同时葛兰西的实践哲学也使得马克思的实践观念重新得到重视,这是葛兰西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所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关键词:实践哲学、历史主义、人道主义葛兰西是意大利共产党的代表人物,也是

2、意大利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的大量著作都是在漫长的牢狱生活中完成的,在《狱中札记》中,葛兰西写道:“在实际上,在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第一条提纲中批判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彼此片面的立场正在重复着,现在还和那时一样,虽然处在历史的一个较为发达的时刻,在实践哲学发展的更高的水平上进行综合还是必要的”。在此他着对普列汉诺夫的所谓的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批判,他认为普列汉诺夫与他所标榜的正统趋向相反,他“滑到庸俗唯物主义去了”,而且“普列汉诺夫提出问题的方式是实证主义方法的典型,并证明了他的思辨和编史的能力的贫疮”葛兰西:《狱中札记》,第402、38

3、7页。因此葛兰西提出重新定义马克思主义,他认为“实践哲学”是最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的。一、对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超越“实践哲学”这一词实际上并不是葛兰西提出的,他是从拉布里奥拉那里借用来的,但他赋予它以新的含义。在《狱中札记》的“辩证法”篇中,他说:“6只有当把实践哲学看作是一种开辟了历史的新阶段和世界思想发展中的新阶段的、完整而独创的哲学的时候,才能领会辩证法的基本功能和意义,而实践哲学则在其超越作为过去社会的表现的传统的唯心主义和传统的唯物主义,而又保持其重要要素的范围内做到这点。如果只把实践哲学看作臣服于另一种哲学,那就不可能领会新的辩证法

4、,然而,实践哲学却正是通过它(指辩证法)来实现和表现对旧哲学的超越的”同上,第435页。实践哲学的超越性体现在它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实践哲学是以这一切过去的文化为前提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德国哲学和法国革命,喀尔文主义和英国古典经济学,世俗的自由主义和作为整个现代生活观的根子的这种历史观。实践哲学是这整个的精神的和道德的改革运动的顶峰”葛兰西:《狱中札记》,第395页。马克思正是综合了所有这些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才提出了实践的哲学思想。但是马克思之后,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开始产生分歧,正统派企图把实践哲学和传统的唯物主义结合起来,第二国际的修

5、正主义则回到了康德主义,另外一些资产阶级的唯心主义者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某些要素,发展出了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等等。葛兰西看到了实践哲学面临的问题,因此他担负起了重新定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葛兰西的实践哲学是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超越和综合,这与他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理解是分不开的。葛兰西关于唯物主义的论述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反面:一是在唯物主义与宗教的关系中理解的。葛兰西在批评布哈林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一书时,谈到“在常识中居支配地位的,是‘实在论的’、唯物主义的要素,原始感觉的直接产物,这决不同宗教的要素相冲突,远不

6、是这样的,但是在这里,这些要素是‘迷信的’和非批判的”。可以看出他对唯物主义是从感觉出发去理解的,认为这与宗教是相似的,因此他认为“民间宗教是非常地唯物主义的”。但是,在札记《术语和内容的问题》中,他却说:“唯物主义是严格意义上的唯灵论即宗教唯灵论的对立面”,“在常识的术语中,唯物主义包括一切倾向于把生活的目的放在这个地球上而不是放在天国里的一切东西”。这里葛兰西对唯物主义的理解含混不清,甚至存在自相矛盾的成分。二,他对唯物主义的这种自相矛盾的理解导致了他对黑格尔哲学以及费尔巴哈哲学的那种暧昧的立场,他时而把唯心主义者黑格尔的哲学列入唯物主义的范

7、畴,时而又把费尔巴哈划出唯物主义者范畴之外。三,他把哲学的唯物主义等同于机械唯物主义和庸俗唯物主义,他在《狱中札记》中批判了这种唯物主义。四,他企图化清马克思主义与唯物主义的界限,他说,作为实践哲学创始人的马克思,“6从来不曾把他自己的概念称作是唯物主义的,当他写到法国唯物主义时,他总是批判它,并断言这个批判要更加彻底和穷尽无遗。所以,他从未使用‘唯物辩证法’的公式,而是称之为同‘神秘的’相对立的‘合理的’,这给了‘合理的’此词以十分精确的意义”同上,第456-457页。实际上从马克思的一些著作中我们很容易发现,他对马克思哲学的这些观点是很难站住

8、脚的。对于唯心主义,他虽然没有系统的阐述,但是从他对唯心主义的态度还是可以在一些论述中看出来的。例如他把十月革命看作是:“实践马克思主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