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心得体会

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心得体会

ID:9089216

大小:4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17

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心得体会_第1页
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心得体会_第2页
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心得体会_第3页
资源描述:

《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心得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大讨论心得体会(2010-09-1110:09:05)转载标签:杂谈分类:心得体会乍听到“转方式”“调结构”这几个词的时候,觉得它们与教育距离很远,但是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知道了它们也与教育息息相关。现代教育也需要“转方式”“调结构”。教育事业要科学发展,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抓好师德师风建设,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之根本。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也是道德的实践者和示范者。师德师风直接影响教育形象,关系受教育者健康成长。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也需要转变教育观念。1、更新观

2、念、努力适应现代教育发展。传统意义的传道、授业、解惑是对为师者业务职能的概括,今天教师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从“传道”者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从“解惑”者为学生发现问题的启发人,从“授业”者为学生解决问题的参与人。2、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教师职业是在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不断地完善自我。教师献身教育是一种精神境界,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正是有了这种成就感、幸福感

3、,才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作奉献。3、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任何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

4、师表、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青少年具有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的特点,师生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塑造与被塑造的关系,要求学生文明修身,自己就要讲礼貌,谈吐文雅;要求学生衣着朴素、大方,自己就要端庄、整洁;要求学生言行一致,自己就要说到做到;要求学生说话诚实,自己就要表里如一。5、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在当今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做一个让教师和学生都愿意接近的人、一

5、个有道德的人。学生在学校主要是受教师的影响,教师的广泛学识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愿望,教师的外表举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教师的人格和道德能真正打动学生的内心,它将影响学生的一生,是学生未来的立身之本。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是基础教育我们的教育对象是青少年,我们是引路人。时代要求我们手中要掌握一把打开孩子们美好心灵的金钥匙,为了更好地胜任新世纪的教育工作,就必须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不断转变和更新自己的观念,不断完善自己,全面提高自己的思想和业务水平。学习《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心得体会       

6、 ——转变学生管理方式,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开发区中学 李爱花 今天,我们学校组织学习了关于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实施意见,使我受益非浅,特别是,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发展体会更深,下面谈几点自己的见解。一、用爱心营造良好教育氛围。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法国教育家卢梭说:“只有真心实意地爱学生,才能精雕细刻地去塑造他们的心灵。”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老师要用满腔的热忱,全心地爱学生,使其“亲其师而信其道”,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确,师爱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师爱是建立良好师生

7、关系的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爱是理解、信任、尊重、鼓励,是一种能触及灵魂的教育过程,因此,师爱也要讲究艺术,否则不仅不能为学生所接受,还会恶化师生关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爱学生,去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一)关心学生。教育家赞科夫曾经说过:“当教师把一个学生看成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志向、自己智能和性格的人的时候,才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老师们常说“爱生如爱子”,但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又有多少呢?原因就在于不是真的了解学生。尽管每天都在认真地关爱着自己的学生,可是他的关爱

8、方式方法,让学生接受不了,让学生感到很难受。苏霍姆林司基说:“了解孩子――这是教育学的理论和实践的最主要的结合点。”因此,要优化师生关系,还要深入地了解学生,想学生所想,才能让学生接受老师的爱,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二)尊重学生。尊重是实施宽容教育的前提。《教育学》中指出:尊重信任学生是对学生的真诚关怀与爱护。但在传统的“师道尊严”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和学生在师生关系体系中处于特别明显的不平等的位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