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考试试卷带答案

历史考试试卷带答案

ID:9313710

大小:835.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4-27

历史考试试卷带答案_第1页
历史考试试卷带答案_第2页
历史考试试卷带答案_第3页
历史考试试卷带答案_第4页
历史考试试卷带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考试试卷带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兴华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出题:高三年级组第I卷(每题1.5分,共计48分)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将中国河南安阳殷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因为殷墟出土了具有文明标志性文物A.甲骨文青铜器B.甲骨文、瓷器C.青铜器、丝绸D.甲骨文、丝绸2、《论语.八佾》记载,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文中“八佾”指供周天子使用的宫廷舞乐队规模,而季氏当时为鲁国卿。孔子言论反映的思想主张是A有教无类B仁者爱人C克己复礼D中庸之道3、《史记.货值列传》记载:“(江南)地广人

2、稀,饭稻羹鱼,或伙耕而水褥……不待贾而足……不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说明汉代江南的经济状况是①人烟稀少②商品交换不发达③耕作技术落后④贫富分化的程度较低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D②④4、“连接长江、珠江水系,两千余年前有此,诚足与长城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这是郭沫若对下列哪一个水利工程的称赞A.都江堰  B.灵渠   C.郑国渠  D.白渠图5北京历代帝王庙5、北京历代帝王庙是明清皇家祭祀三皇五帝和历代帝王的场所。明代撤消了元朝帝王牌位。清朝建立后,加祭辽、金和元代帝王。这些史实能够反映①少数民族帝王的历史地位

3、得到肯定②明朝与蒙古族关系不断恶化③明清帝王对正统地位的维护④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A.①②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④6、隋唐创立的科举制是我国选官制度的重大变革,其作用有①抑制了士族门阀的势力②“学而优则仕”得到了落实③加强了中央集权④统治阶级有效的笼络了人才A①②③④B③④C①③④D②7、宋代中枢机构中“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的两个机构是A中书门下和三司使B中书门下和枢密院C参知政事和枢密院D枢密院和三司使8、元代划分行政区体现了“犬牙交错”的原则,将环境差异大的地区拼成一个又一个行省。比如设置湖广行省,洞庭湖横亘

4、其间,而且又跨南岭,直到今广西。元代政府这样的做的目的是A扩大统治区域B加强专制皇权C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D防止地方割据局面出现99、“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官职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研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洽通透”。这段话提倡的是A发明本心B知行合一C格物致知D致良知10、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促进了世界文明发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②孕育了西方的近代自热科学③促进了西方近代工业的兴起④促进了世界日益连结为一个整体A①②B①④C①③④D②③④11、

5、据《台湾府志》记载,清朝统一台湾时,“国家初设郡县,管辖不过百余里,距今未四十年,而开垦流移之众,延袤二千里,糖谷之利甲天下。”这则材料说明了①台湾府设置促进了台湾经济的发展②大陆移民是清朝开发台湾的重要力量③清朝时台湾主要出产粮食和食糖④国家统一是台湾发展繁荣的保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2、18世纪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曾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然而,此后百余年间,知识界却出现了万马齐喑的局面。这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A、知识分子忙于科举做官  B、知识分子热衷于考据  C、清政府大兴文字狱      

6、D、清政府实行改土归流政策13、伯利克里时代,雅典通过的一项法律规定:“对一切不相信现存宗教者和一切神明持不同见解这,立即处理”根据这些规定,有些人遭到陪审法庭的审判。这表明A雅典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B雅典公民指尊奉神明的意志C雅典民主制不能保障言论自由D伯利克里排斥“持不同见解者”14、古罗马《民法大全》中规定:“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的敕令具有法律的效力”这说明A罗马法在实际生活中形同虚设B皇帝的敕令是法律的组成部分C除皇帝外,所有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D所谓法律,就是皇帝颁布的敕令15、鸦片战争前,在

7、中英正当贸易中,英国卖给中国的商品是呢绒、棉布、棉花等,而中国卖给英国的商品是茶叶、生丝、药材等,从根本上表明A.两国的地理环境不同        B.两国人民的政治制度不同C.两国的经济水平不同          D.两国人民的风俗习惯不同16、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存在内在一致性的根源在于:A、同属资产阶级自由化       B、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          D、民族危机的产物17.20世纪初期,《时事画报》发表了一幅名为《中华民国将来之希望》的漫画,图中的火车满载货物

8、。结合所学推测,作者的意图可能是铁锡煤铜银金9A.希望孙中山领导同盟会冲击清朝统治B.赞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短暂春天C.期望孙中山搞民生建设实现国家富强D.拥护保路运动,反对“铁路国有”政策18、下列事件发生在南京的有①签订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②建立近代第一个清政府对峙的农民政权;③诞生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