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比较及增长源泉研究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比较及增长源泉研究

ID:9317281

大小:1.68 MB

页数:150页

时间:2018-04-27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比较及增长源泉研究_第1页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比较及增长源泉研究_第2页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比较及增长源泉研究_第3页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比较及增长源泉研究_第4页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比较及增长源泉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比较及增长源泉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比较及增长源泉研究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学生姓名:苏洪指导教师:刘渝琳教授专业:数量经济学学科门类:经济学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二O一五年九月StudyonMeasurementandSourceofGrowthofTotalFactorProductivityinChinaAThesisSubmittedtoChongqingUniversityinPartialFulfillmentoftheRequirementfortheDoctor’sDegreeofEconomicsBySuHongSupervisedbyProfLiuYulinSpecialty:Qua

2、ntitativeEconomicsCollegeofEconomicsandBusinessAdministrationofChongqingUniversity,Chongqing,ChinaSep.2015中文摘要摘要如何提高中国全要素生产率(TFP),从而推动中国宏观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这既是一个广受社会关注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经济研究领域探讨的热门课题。然而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究竟如何?哪些是真正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源泉?却一直在研究领域中存在较大的争议。对此,论文试图将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比较以及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源泉分析结合起来构造一个创新性的比较分析框架,通过对这两者

3、的比较和相互印证,探求对当前研究中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提出本文的解答。具体而言,本文做了以下五个方面的相关研究工作。第一,测算和比较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现状情况。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对TFP定义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在界定TFP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按照TFP测算研究进程,概括总结了三种方法的研究进展,并通过三种方法的研究进展成果测算了中国TFP增长率(TFPG)。从1979-2012年的测算结果来看,按SR法、DEA法、SFA法测算的中国TFPG平均值分别为3.754%、0.843%、5.324%,中位数分别为3.346%、1.035%、5.414%,有非常明显的差异,对照具体的数值特征,

4、结果显示以SR法计算的TFP增长率极差和标准差最大,分别为3.116%和18.348%,反映出强烈的波动特征。DEA法则反映了TFP最低的平均增长率,仅为0.843%,SFA法则反映了TFP最高的平均增长率,历史平均增长率为5.324%。第二,评价对比了相对更符合TFP理论及现实情况的TFP测算方法。为了评价三种TFP测算结果谁更接近经济现实情况,本文使用了将多元回归分析、频率域分析和时间域分析作为三个研究维度结合起来的多视角评价方法,通过使用OLS+HAC标准误/BS标准误回归,马尔科夫区制分析技术,以及基于两种滤波技术的顺周期匹配程度研究,按照“由因证果”和“由果索因”的思路,首次提出

5、了一套在TFP增长测算领域的比较框架。本文通过这三种实证方法和12个数据集的对比,发现无论是使用本文测算的数据集,还是使用公开文献测算的数据集,SR法测算的TFPG都显示出更符合经济系统和经济理论的特征,而SFA法和DEA法测算的数据集则相对较差,这可能是近年来国内使用SFA法和DEA法测算TFPG进行实证研究时,常常出现无法解释的经济现象的重要原因。通过上述研究,本文根据SR法测算的中国的TFP增长,提出中国的TFP增长并不如使用DEA法测算的学者那样悲观,但结果也显示了中国的TFP增长并不具有稳定的持续性,这说明中国可能仍然存在着影响TFP增长可持续性的负向因素或者机制约束。第三,发现

6、和验证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源泉。本文综合运用新古典经济增长和新经济增长理论框架下的转型经济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技术扩散理论,I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要素再配置理论等系列相关理论,对促进TFP增长的源泉按制度和因素两个类型与TFP进行概念和内涵间的对应分析,从而构建出一套源泉指标。本文通过将源泉指标和筛选的TFP测算结果进行对比检验,从而比较出相对最有可能代表中国TFP实际情况的测算结果,并且得以验证TFP在中国增长的现实源泉,最终研究结果显示:①中国所有制结构改革对TFP的增长作用未如预期。实证表明,所有制结构改革的指标变量在多个TFP测算数据集的回归中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这意味着非国有经

7、济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巨大,但没有实现比国有经济相对更明显的TFP增长,从而表现为所有制结构转换过程对TFP的推动未如预期。②在模型构建阶段的实证研究发现,中国人力资本的投入不直接推动TFP的增长,并且人力资本与FDI的交互项也不推动TFP的增长。③人力资本与进口的交互项推动TFP增长。对于上述两者的不同交互机理和表现,本文从技术扩散和技术吸收角度对此进行了解释。④技术领先位置国家的进口和FDI推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