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_软实力_之再认识

对_软实力_之再认识

ID:9373284

大小:507.88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4-29

对_软实力_之再认识_第1页
对_软实力_之再认识_第2页
对_软实力_之再认识_第3页
对_软实力_之再认识_第4页
对_软实力_之再认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_软实力_之再认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JOURNALOFNANJINGUNIVERSITY(Philosophy,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1,2010·学术评论·对“软实力”之再认识刘相平(南京大学台湾研究所,南京210093)摘要:近年来,软实力理论在中国受到普遍欢迎,这与中国的“和平崛起/发展”策略有关,也因为“软实力”思想具有浓郁的东方色彩,便于直接借用;硬实力资源主要来自于物质和实体资源,软实力资源则主要存在于意识形态领域,因此,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关系基本上类似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硬实力决定软实力,软实力具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硬实力有“反作用”能力;虽然目前的测量手段和方

2、法存在问题,但软实力是能被测量的,而且是完全可以被把握和运用的,而软实力的建设和实施主体,即“人”的因素值得特别关注。关键词:软实力;硬实力;中国;和平发展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2009青年项目(09YJCGAT002)1989年,约瑟夫·奈在其撰写的《注定领导》(BoundtoLead)一书中,首先提出“软实力”(softpower,又被翻译为“软力量”、“软权力”)的概念。该概念很快就被广泛使用,成为了公共话语。9·11爆发后,该概念在中国受到普遍的重视,奈的论著、文章被几无遗漏地翻译、引进,各界不但将以“软实力”为核心概念所型塑的理论投入到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研究中,而且还延伸运用

3、到地方政治、区域经济、企业经营、文化建设等多种领域的研究中。迄今,在中文全文期刊数据库中,涉及“软实力”、“软力量”、“软权力”的文章多达4000篇,真所谓“汗牛充栋”了。不过,笔者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学界对“软实力”某些层面的阐述尚不够深入和全面,有些学者的论述中还多有误区,因而,不揣浅陋,对“软实力”在中国之衍变、“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关系、“软实力”之估量与运用等三个问题略述己见,以抛砖引玉。一、“软实力”之涵义及在中国之衍变约瑟夫·奈认为,在国际政治中,存在两种力量,一种是由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等有形的、能起到支配作用的力量组成的“硬实力”(hardpower),依赖引诱(

4、胡萝卜)或威胁(大棒)的途径来促使他人改变立场。除此以外,还有一种间接的使用力量的方法,这种力量———能让其他人做你想让他们做的事,就是“软实力”。这种能力的产生及发生效用,“可能是因为别的国家想追随它,崇尚它的价值观,学习它的榜样,渴望达到它所达到的繁荣和开放程度。”它强调与人们合作而不是强迫人们服从其意志。①这种“不用实实在在的威胁或报酬就得到所想要的结果,以语汇①约瑟夫·奈:《美国霸权的困惑———为什么美国不能独断专行?》,郑志国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第9页。148◇刘相平对“软实力”之再认识学术评论方式达己所愿的方式”也被称作“力量的第二层面”。①因此,软实力是

5、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目的的能力,是一种软性的同化权力。他指出,如果一个国家可以使其权力被其他国家视为合法,则它将遭受更少对其所期望的目标的抵制。如果其文化与意识形态有吸引力,其他国家将更愿意追随其后。如果该国能够建立与其社会相一致的国际规范,则它无需被迫改变。如果该国支持使得他国按照主导国家的预期采取行动或限制自身行为的制度,它可能无需以高昂代价运用强制性权力或硬权力。②从奈上述四个“如果”可以看出,软实力的实现,主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合法性、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内外相一致的国际规范以及对他国向主导国制度“接近”行为的支持态度。奈提出“软实力”理论,是因为“当今多数大国

6、都发现,使用军事力量要比前几个世纪所付的代价更大。核升级的危险,对弱小国家中被民族主义唤醒的人们进行统治的艰难,由于其他问题所造成的互惠关系破裂的危险,以及西方民主国家的公众对持久而耗资的军事冲突的反对均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③因此,“传统而言,作战能力往往是检验大国的标尺,而现在,权力的定义不再强调昔日极其突出的军事力量和征服。技术、教育和经济增长因素在国际权力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地理、人口和原材料则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了。”④显然,奈提出“软实力”理论,目的在于维护美国在全球的霸权地位。他希望美国能将硬实力和软实力完美结合、娴熟运用,保持乃至增强自己在全球的影响力,以更小的成本实现自

7、己的战略目标。正如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刘杰所说,是“为了弥补传统霸权稳定论在权力理念上的不足及为美国的霸权地位提供更富有解释力的理论支持,⋯⋯从而将美国制度和文化的普遍价值及其外部性投射能力纳入了在新的国际体系中维系霸权地位的权力资源中。”⑤对此,郭洁敏一针见血地指出,约瑟夫·奈主要是针对国际关系提出了软权力概念,具有强烈的“美国特色”,即对外谋求“软性”霸权。所以,他的“软权力”论有着工具性,或者说实用主义的倾向。事实上,这一理论已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