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籼稻胚乳充实过程中温度变化对垩白形成的影响

早籼稻胚乳充实过程中温度变化对垩白形成的影响

ID:9374106

大小:90.7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29

早籼稻胚乳充实过程中温度变化对垩白形成的影响_第1页
早籼稻胚乳充实过程中温度变化对垩白形成的影响_第2页
早籼稻胚乳充实过程中温度变化对垩白形成的影响_第3页
早籼稻胚乳充实过程中温度变化对垩白形成的影响_第4页
资源描述:

《早籼稻胚乳充实过程中温度变化对垩白形成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浙江农业学报!"#$!%&’"()#(&$*+,*-’$.%*./’/)(&!):)"&*)"+,!"")早籼稻胚乳充实过程中温度变化对垩白形成的影响陈能,李太贵,罗玉坤(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杭州&)"""+),--./01-02./2345.61-0.78.930:9.1402.-19730;141-/23<=;4.661-.39<>;4?@;/39;/.@:9;45.4@168.97@.A.<187.40BC,DD.45,EFG3;?5:;,EHIJ:?=:4(0,’.$1$#’2.$)3’"*3*/*$&",4./#’#(#*,5$.%6,2(78999:

2、,0,’.$)关键词:水稻;胚乳;垩白;温度!"#$%&’(:9;/.;.4@168.97;/23<=;4.66;0.78.930:9.中图分类号:KL))M!N)文献标识码:O文章编号:)""(#)L!((!""))"!#")"&#"(在国家颁布的“优质稻谷”标准[)]中,垩白是主在前期()*))@)、中期())*!"@)和后期(!"*要指标之一。垩白的产生与品种有关,同时受环境!’@)取新鲜稻穗,在)"LQ烘箱内杀青)L7;4,再在条件影响,同一品种在不同年份和播期进行栽培,其%"Q烘!(2,取全穗谷粒称重并计算千粒重,以观察垩白度值都会有所不同[!*’]。

3、我们通过控制灌浆结两个品种灌浆速度的差异。实期温度,分析了垩白与温度、籽粒粒形及可溶性糖)M(可溶性糖的组分和淀粉含量分析组分变化之间的关系,本文报道该研究的主要结果。可溶性糖组分分析采用$"Q水浴,%"R乙醇提取,薄膜过滤,浓缩,上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条件:)材料与方法柱:6:539S3TF;流动相:水;检测器:SF("),%U。淀粉)M)供试材料测定,取除可溶性糖的粉样,以盐酸水解,采用&,L[)"]。中优早L号(少垩白)和浙$&&(多垩白)于)’’%#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年(月下旬在中国水稻研究所富阳实验基地播种,)ML垩白和籽粒长、宽、厚测定盆钵土培,

4、抽穗后移于生长箱内进行温度处理,直至取烘干后的样品,手工剥取糙米,在垩白度观测成熟,并对当日开花的单茎进行挂牌标记,从开花后仪上检测,判定、计算及粒形测定,均按农业部部颁标准DJ)($—%%的测定方法[))]。第L日进行第一次取样,以后每隔&日取样一次供分析用。!结果与分析)M!温度处理人工气候箱的处理温度分两种。高温:昼P夜,!M)温度对灌浆速率及垩白度的影响&&QP!’Q;适温:昼P夜,!+QP!!Q。相对湿度:昼P适温条件下两个品种的灌浆速率,第一个峰出现在抽穗后的))*)(@,与段俊等[)!]的报道一致;夜,$LRP%LR。观察和测定两个品种的籽粒形态和

5、物质成分变化,比较对垩白形成的影响程度。第二个峰分别出现在!"*!(&中优早L号)和!&*!+)M&千粒重测定(@浙$&&)。高温条件下两个品种的灌浆速率的第一个峰出现在抽穗后L*%@;第二个峰分别出现在)(*)($中优早L号)和!"*!(&浙$&&)@,分别比适温收稿日期:!"""#"$#!%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处理的早+@左右。从灌浆的前、中、后三个阶段的作者简介:陈能()’$"#),男,助理研究员,从事稻米及米制灌浆速率(表))的变化看,高温灌浆前快后慢,而适品质量监测工万方数据作。温下灌浆速率较为均匀一致,同一品种高温下

6、垩白·!:;·浙江农业学报第!=卷(A::!)表!不同温度处理的灌浆速率和垩白的差异种在高温下(在抽穗后第!;天可以观察到),其垩白!"#$%!"#$%&’()**+,,+%&-$.’$%/0#$,1+%’((2%/’-/+*3率是随灌浆的持续而由少到多的变化,面积却基本*’-’%..’45’-$.2-’+%-+0’不变;适温下无垩白产生。品种温度灌浆速度64&·(&-$+%/)7!垩白度6级籽粒的长大(以增长率计)是按先长、宽再增厚的次序进行(表A,表=)。当不同温度处理的籽粒前期中期后期长、宽基本一致时,籽粒厚度存在差异,即高温籽粒中优早8号高温!9!:9;

7、:9:<充实在位置、方向与适温下不同。已有研究表明,胚适温:98:98:9=:乳充实是由背部到腹部,由周缘向中心逐步进行的。浙>==高温!9!:9;:9!>:郭二男、长户[=]研究认为,垩白米粒内物质分配不合适温:9;:9<:98!?注:前、中、后期分别指抽穗后!@!!/、!!@A:/、A:@AB/。理是背部和周缘物质充实良好,而腹部和中心充实不良。由此得出,高温下造成灌浆早期胚乳细胞生发生率高于适温,这与邵冬生等[!=]的研究结果相长与籽粒充实速率不协调,周缘物质积累过快,增加似,但品种间无规律可循。高温形成的第一个峰的了对胚心、腹部的灌浆距离,导致垩白面积、

8、垩白率峰值大于适温的,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