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兹涅茨倒u字形曲线假说的形成与拓展

库兹涅茨倒u字形曲线假说的形成与拓展

ID:9407944

大小:1.41 MB

页数:9页

时间:2018-04-30

库兹涅茨倒u字形曲线假说的形成与拓展_第1页
库兹涅茨倒u字形曲线假说的形成与拓展_第2页
库兹涅茨倒u字形曲线假说的形成与拓展_第3页
库兹涅茨倒u字形曲线假说的形成与拓展_第4页
库兹涅茨倒u字形曲线假说的形成与拓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库兹涅茨倒u字形曲线假说的形成与拓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库兹涅茨倒U字形曲线假说的形成与拓展3钱敏泽内容提要本文根据刘易斯的二元结构模型,结合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计算方法推导出二元结构分配差距的理论模型。由模型得到的分配差距曲线在工业化过程和后工业化阶段,以及在工业化与现代产业结构同时发生变化的三中情形下都呈现出倒U字形变化规律。依据模型假设,证明并拓展了库兹涅茨的倒U字形曲线假说,为澄清多年来的理论争议提供了一种新的认识和解释方法,对分析未来中国分配差距变化具有参考意义。关键词分配差距二元结构库兹涅茨倒U字形曲线一引言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Kuznets,1955)在其题

2、为《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的论文中,依据推测和经验提出了经济发展与收入差距变化关系的倒U形字曲线假说。库兹涅茨分析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的关系是基于从传统的农业产业向现代工业产业转变过程进行的。他认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就是经济增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分配差距会发生趋势性的变化。但是研究这样的问题却受数据缺乏与合理理论模型的制约。库兹涅茨设计了两个部门,一个是农业部门,另一个是非农业部门。这种分法实际上相当于刘易斯的二元结构,即传统的农业部门和现代产业部门。库兹涅茨设计和研究了它们之间人口结构变化对收入差距变化产生的影

3、响。反映和推演工业化进程或二元结构变化下分配差距的变化规律是库兹涅茨的本源思想,但是由于库兹涅茨在当时无法提出一个工业化进程中分配差距变化模型,只能依据大量的猜想和引用一些发达国家工业化经验数据进行分析,①这就把后来研究者引入发达国家发展历程的简单表述形式上———人均收入变化(或经济增长的变化)与分配差距变化的关系上,并且背离了库兹涅茨自己最初考虑的问题,即以人口结构变化为依据的分析方法。随着计量经济学不断被应用到研究当中,研究者试图用统计学的工具来证明库兹涅茨假说。但是众多研究和验证结果表明,库兹涅茨倒U字形假说并

4、没有得到显著成立的证明,有时甚至会得到相反的结论。根据Gottschalk-Smeeding(1997)提供的OECD19个国家数据绘制图形显示,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3钱敏泽: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100800电子个箱:qminze@pbc.gov.cn。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作者感谢评阅人在数学表述上提出的修改意见。①Kuznets(1955)的论文中只有5%的经验数据,而另95%则为推测或猜想。与人均GDP呈现出U字形形状,与倒U字形假说形成相反的结论(Grossmann,2001)。Barro(2000)根据84个

5、国家面板数据得到了类似于库兹涅茨的倒U字形曲线。库兹涅茨倒U字形曲线假说在中国存在很大争议:一方面在西方国家的理论与经验研究中还没有得到一个有说服力的证明和解释;另一方面,尽管中国分配差距快速扩大,但是由于数据较短或者是方法上的差异,导致研究的结论有所不同。如王小鲁、樊纲(2005)用计量模型对教育机会平等性、企业税收与灰色收入、养老与医疗保险不均衡分布、市场化程度等等7个方面对分配差距变化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收入差距的变动并不是无条件地随着人均GDP水平的逐步提高而先升后降,相反,它是其他许多因素影响的结果。这些

6、因素可能导致收入差距扩大或缩小”。尹恒等(2005)通过一个政治模型推导出基于税率变化的经济增长函数,反映分配差距变化与经济增长关系。他认为在中间人初始资本占社会份额以及他们对税率的偏好约束下,当偏好税率小于某一个水平时,社会分配差距越不平等,经济增长会越快,经济增长是税率的增函数;反之,当偏好税率大于某一个水平时,经济增长就会形成税率的减函数。由于获取历史数据,特别是长期历史数据存在较大困难,所以现有分析大都采用横截面或面板数据,而横截面数据包含了各个国家差异性因素,人均GDP与分配差距并不一定形成一致性关系,这样

7、的分析结果很可能看不到本身存在的逻辑关系,使库兹涅茨倒U字形曲线假说变得模糊不清。二建立基于二元结构的分配差距模型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1989,中译本)发表的《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论文揭示了发展经济学关注的主要问题———劳动力从传统产业部门向现代产业部门转移形成的原因和面临的问题。二元经济理论讨论的是传统产业部门无限剩余劳动力向现代产业部门转移过程中经济发展规律问题。在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两个基本不变(或稳定)的规律:一个是传统产业部门工资与现代产业部门工资保持着一定的差距。现代产业部门为了吸引传统

8、产业部门劳动力,同时又为了最大限度压低对他们的使用成本,造成了两个部门的工资收入始终保持一个差距,这个差距既能保证传统劳动力向现代产业部门转移所具有的吸引动力,又能满足现代产业部门对劳动力需求成本可忍受的程度。①另一个是现代产业部门自身各种生产要素之间分配差距不变。对于生产要素劳动的部分又可以进一步分为工人劳动和管理者的劳动。这里根据刘易斯的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