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顿《降e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演奏分析

海顿《降e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演奏分析

ID:9420749

大小:69.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4-30

海顿《降e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演奏分析_第1页
海顿《降e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演奏分析_第2页
海顿《降e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演奏分析_第3页
海顿《降e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演奏分析_第4页
海顿《降e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演奏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海顿《降e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演奏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海顿《降E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演奏分析1.海顿的生平及其晚期钢琴奏鸣曲1.1生平弗朗茨.约瑟夫.海顿(FranzJosephHaydn),1732年3月31日出生于奥地利东部,小镇罗劳。海顿生长在一个音乐氛围良好的环境,父母都热爱音乐,当地的民间歌舞也在他心里扎根,因此他的创作得以与多民族的奥利地民间音乐保持紧密联系。海顿8岁起就在教堂里的童声合唱队唱歌,通过这些演唱曲冃,熟悉并了解了许多复调风格的作品,并获得了大量的音乐实践。18岁时因为倒嗓而离开合唱队,只能靠打零工和教学勉强糊口。1761年是海顿人

2、生中的重要转折点,他来到艾斯特哈齐亲王的宫廷担任乐长的职位。从这一年起,海顿在官邸屮工作近三十年,根据主人的意愿与想法,创作各种各样的音乐。海顿偶尔也去维也纳,因此能够跟上音乐界发展的脚步。1790年亲王去世,海顿离开官邸。曾经两度旅居于英国,参加了伦敦的各种演出,在那里指挥各种音乐会,创作了大量新作品。他最优秀的作品都是在摆脱了宫廷对他的约朿后创作的。海顿的钢琴作品虽然在他的全部创作中不占主体地位,但对后世钢琴咅乐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海顿的钢琴咅乐已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喜爱与推祟。海顿钢琴音乐的创作风

3、格正如他的基本创作风格一样,富有幽默感、充满活力、明朗乐观、民间气息浓厚。这与他生活的时代与时代潮流时代意识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海顿的一生没有太大的波折,所以他的音乐总以表现光明欢乐为主,悲剧性因素较少或者说没有真正的悲剧性,强烈矛盾也反映得较少。作品中流露的多半是朴实开朗的情感,所描绘的大都是世态的风俗性的画面。不过当海顿晚年离开宫廷,作为自由音乐家旅居伦敦时,他的思想意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在1791年致友人的信中写道:“当意识到自己不再是一个受人制约的佣人时,这种意识足以补偿和恢复一切疲劳。”因此

4、他晚期的作品相比之下更富深刻性和戏剧性。1.2海顿的晚期钢琴奏鸣曲海顿的一生年代长久,跨越了从巴洛克时期到几乎整个古典时期的漫长阶段。所以,在他的音乐作品屮可以明显地看到风格演变的?穿过程。海顿的钢琴音乐创作风格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晚期的奏鸣曲为数不多,总共只有五首。即第五十八首一一第六十二首(Hob.XVI/48—52),但却是他最富独创性、风格最为成熟的作品,完伞采用钢琴语言来构思,是他一生所创作的钢琴奏鸣曲的概括。这五首奏鸣曲写于1789—1794,这时的海顿的音乐表现力极其丰富,布局和结构方

5、面也在和声与对位方面作了较细致的处理,这是古典风格的两大特色。曲式结构方面采用了奏鸣曲快板、双重变奏曲、歌曲式慢乐章、回旋曲、回旋奏鸣曲等不同的形式。这些作品洋溢着生气勃勃、热情幽默的气息,将海顿的创作个性发挥到极致,在钢琴音乐领域被后世誉为冠世之作。1.降E大调奏鸣曲(Hob.XVI:52)第一乐章的分析2.1简介《降E大调奏鸣曲》及创作背景《降E大调奏鸣曲》,创作于1794年,是海顿晚期最后一首也是最大型的一首奏鸣曲,音乐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富有戏剧性,该曲共三个乐章,采用快慢快的结构。是海顿对其奏鸣曲创

6、作的总结。罗宾斯.兰登称《降E大调奏鸣曲》是海顿本人最伟大的钢琴奏鸣曲,也是十八世纪后半叶三部最有影响力的钢琴奏鸣曲之一。另外两部是莫扎特的《c:小调奏鸣曲》K547、W多芬的《悲怆奏鸣曲》op.13。1790年,海顿的老主人艾斯特哈齐亲王去世,于是他移居到了维也纳。除了继续从艾斯特哈齐家领取年薪外,还可以接受外界的订约,这样便给了海顿一个契机,使得他可以自由地进行创作。《降E大调奏鸣曲》便是海顿旅居伦敦时写下的。一方面,十八世纪90年代的英国首都一一伦敦,是欧洲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城市。这时的伦敦由于新

7、兴资产阶级的存在,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生活方式,比如各种各样的公开音乐会。海顿在这种自由的环境中,可以不受拘束地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他的所想所感。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地位的变化,海顿由原来身份低微的仆人变成有尊严、可以进行自由创作的音乐家,他的创作意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外界环境和社会地位的变化对海顿的音乐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2.2第一乐章曲式分析降E人调奏鸣曲第一乐章规模宏大,与之前的奏鸣曲相比有了更多的变化,和声、调式变化丰富。海顿运用了多种远关系转调,非常巧妙。呈示部从一开始就让人印象深刻。由饱满的三和

8、弦引申出主部主题,海顿对主题加以强调,突出主题的重耍性,并将其加以扩展,以一个简单短小的乐思发展出一个庞大的结构,对后世的贝多芬影响深刻。副部主题是将主部主题中的附点加以扩展,快速轻巧地触键,体现出一种轻松、活泼的感觉。频繁地转调、半音的起伏进行使得和声色彩极为丰富,音乐动荡不安。虽然调性多种多样,但是目的明确,作为一条线索,将松散的素材紧密地结合,层层推进,为慢乐章E大调的出现做准备。大量强弱对比出现,使得这一乐章更显活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