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恭城县乡村旅游一体化发展形式探讨

广西恭城县乡村旅游一体化发展形式探讨

ID:9435274

大小:57.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4-30

广西恭城县乡村旅游一体化发展形式探讨_第1页
广西恭城县乡村旅游一体化发展形式探讨_第2页
广西恭城县乡村旅游一体化发展形式探讨_第3页
广西恭城县乡村旅游一体化发展形式探讨_第4页
广西恭城县乡村旅游一体化发展形式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西恭城县乡村旅游一体化发展形式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广西恭城县乡村旅游一体化发展形式探讨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环境、乡村文化和特色农业生产活动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旅游者追求的是优良的环境质量、身心的放松和文化的差异,强调体验、参与,而非走马观花式的游览。乡村旅游其本质上是一种深入的体验性、学习型和接受环境教育的旅游方式。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历史不长,大部分存在着景点规模小、管理水平低、文化内涵缺失等问题。本文以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为例,探讨集新农村建设、特色农业和文化传承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恭城瑶族自治县地处广西东北部,桂林市东南部,县城距桂林市108km.恭城地势

2、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为河谷、平地、丘陵交错地带,全县面积2149km2,其中山地和丘陵占70%以上。境内海拔1000m以上山峰有318座,最高山峰银殿山海拔1885m.  县内气候温和,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9.7℃,年均降雨量1437.7mm,年均无霜期319天。恭城县辖3镇6乡117个村委会5个居委会3个社区,总人口28.2万人。恭城境内有瑶、汉、壮、苗、侗、回等12个世居民族,其中瑶族人口16.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数的57.34%,是全国10个瑶族自治县之一。  一、恭城县旅游地与周边旅游地的空间关

3、系分析    恭城县地处大桂林旅游圈的东南边缘地带,经S201省道(二级公路)和G321国道(高速公路)与阳朔县和桂林市相连。桂林是世界著名旅游景区,依托桂林山水,近年来,桂林市的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截止2007年,广西有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34家、省级示范点115家,其中桂林市有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1家,占广西的1/3,省级示范点20家,占广西的17.4%.从桂林至阳朔是乡村旅游集中分布地带,如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阳朔世外桃源、阳朔县历村生态旅游点、大圩毛洲岛绿色农庄旅游景区等。  从旅游地空间布局的角度分析,恭城县

4、的乡村旅游处于桂林-阳朔旅游的雨影区.阳朔县是中国旅游强县,第一批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点示范县,2011年阳朔县接待游客935.6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8.6亿元。阳朔县的乡村旅游发展历史长、旅游基础设施相对较好,农民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已形成了杨堤景区、兴坪景区、福利景区、高田景区、白沙景区、葡萄景区、县城七大乡村旅游区,形成了农家乐、田园观光、休闲度假、特色旅游相辅相成的乡村旅游目的地。目前阳朔有各类宾馆饭店300多家,床位17000多个,旅游从业人员达3万人。  笔者认为,要在桂林-阳朔旅游的雨影区谋发展,恭

5、城县的乡村旅游应走一体化发展的模式,整合资源,强化优势,突出特色,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形成与桂林---阳朔乡村旅游互利共生的格局。  二、恭城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恭城县是传统的农业县,全国闻名的生态农业示范县,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就是从恭城推广到全国各地。恭城县旅游业起步较晚,2002年之前,旅游业基本上不成规模,每年的游客数量徘徊在20万人左右,2003年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恭城县的旅游业有了大幅度的增长,游客数量达到了50万人以上,并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2011年12月恭城县成为第二批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6、示范县。目前,春之花(恭城文武庙-大岭山赏桃花),夏之凉(恭城文武庙-燕子山天仙生态草原徒步户外游),秋之实(恭城文武庙-红岩村或北洞源村游果海)3条线路列入了桂林市26条乡村农业旅游精品线路。  目前恭城县发展较好、比较上规模的乡村旅游点有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红岩村和以在石山上种植桃树为特色的大岭山桃花园。红岩村是新农村建设的典范,依靠月柿种植逐渐富裕起来的红岩村,在政府的引导下,分期分批盖起了68栋连排别墅式新居,开展了以农家乐和休闲农业为主的乡村旅游。2003年起,政府每年出面组织的月柿节,更是提高了红岩村的知名

7、度,推动了红岩村乡村旅游的发展,旅游收入占全村人均纯收入的40%以上。  大岭山屯地处喀斯特地区,山多耕地少,全屯34户146人,曾是恭城县有名的贫困屯。1992年开始,在屯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该屯的百姓开始在石山上种植红花桃。截止到2011年底全屯共开垦荒山种植红花桃1400多亩,人均水果面积达10亩,水果总产量80多万千克。2004年起,政府每年在大岭山屯举办桃花节,推动了大岭山屯乡村旅游的发展,该屯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多元。  三、恭城县优势乡村旅游资源    1.休闲农业旅游资源  恭城县是传统的农业县,尤

8、以水果种植为特色,是中国椪柑之乡、月柿之乡。2010年全县水果种植面积29205公顷,水果产量684177吨,人均有果2292.24千克,远高于桂林市人均有果485.59千克的平均水平,初步形成了南柿、北柚、中柑、西桃的水果种植结构。赏花、摘果已成为恭城县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引擎。除此之外,恭城县近年来大力发展竹鼠和娃娃鱼养殖,2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