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外部环境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博弈分析

审计外部环境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博弈分析

ID:9463267

大小:5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01

审计外部环境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博弈分析_第1页
审计外部环境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博弈分析_第2页
审计外部环境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博弈分析_第3页
审计外部环境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博弈分析_第4页
审计外部环境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博弈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审计外部环境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博弈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审计外部环境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博弈分析一、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分析我国的上市公司公布的会计信息中存在着很大一部分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所谓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未能真实地反映客观的经济活动,给决策者的相关决策带来不利影响的一种现象。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的会计信息严重失真问题已经危及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上市公司如期公布的季报、年报及公司通告等信息已得不到投资者的充分信任,而根据这些会计信息所作的统计分析更是令人难以信服。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现在,已有诸如“琼民源”、“红光实业”、“大庆联谊”、“郑百文”、“黎明股份”、“猴王股份”等国内上市公司的虚假招股说明

2、、虚假报表、虚假配股报告等。广大投资者开始怀疑自己的眼睛,看着上市公司如期公布的季报、年报及公司通告,不知多少信息是可信的,而根据这些会计信息所作的统计分析更是令人难以置信。人们对上市公司的信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低谷。本文主要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二、博弈模型分析下面我们将通过外部审计环境(审计部门、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的博弈来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一)上市公司与审计部门之间的博弈分析。随着我国证监会工作的不断完善,政府加大了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但也存在疏漏之处。有些上市公司抱着侥幸心理,偷偷作假。笔者将构造上市公司与审计部门之间的博弈模型。双方博弈时

3、,上市公司有两种选择策略:提供真实信息和作假;审计部门也有两种选择:监管与不监管。两者博弈过程见下表:表中单元格的前一个数据为上市公司的假定收益,后一个数据为审计部门的监管成本。C为审计部门的成本,R为作假所带来的收益,L为作假应受到的处罚。假定审计部门监管的概率为p,不监管的概率则为1-p。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上市公司提供真实信息和作假的期望收益。提供真实信息的期望收益=0?譸0?祝?-p)=0;作假的期望收益=(R-L)?譸R?祝?-p)=R-Lp。若R>Lp,上市公司的最优选择是作假。这一点与我国现阶段的情况比较吻合。要改变这一现状可采取如下办法:提高审计部门对上市公司会计

4、信息的监管频率,加大对上市公司作假行为的处罚力度。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现阶段的情况是上市公司的灰色收益要远远大于受到惩罚所付出的成本,所以上市公司往往倾向于作假。也就是说,如果上市公司作假的期望收益长期大于零,上市公司作假的概率就会增加。所以要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就必须加大对上市公司作假的处罚力度,提高审计部门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监管频率,从而增加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与可信度。而这与审计部门和政府部门的支持是密不可分的。(二)上市公司与注册会计师之间的博弈分析。审计合谋是指注册会计师和被审计单位串通起来,采取不正当手段,欺骗审计业务委托人和其他利益相关人,从中获取不正当利益的一种

5、审计行为。从美国的“安然事件”、“世通公司案件”、“施乐公司案件”到国内的“银广夏”、“麦科特”、“郑百文”等案件,我们可以看出,上市公司与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合谋行为普遍存在。这种现象的存在给证券市场、投资者等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同时也损害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利益。为了维护证券市场秩序,维护投资者利益和注册会计师行业利益,对审计合谋现象进行治理势在必行。下面我们运用博弈模型来分析这一问题:上表中,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的收入为R,在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情况下,成本为C;此时上市公司如果不欺骗委托方并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和合法,则获得0收益,如果选择欺骗,则收益为-

6、P。假设监管机构监管注册会计师,获得成功的概率为B,对于查出的问题,监管部门将给注册会计师和上市公司各自收益K倍的罚款。另外,假设注册会计师选择披露的概率为1,上市公司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的概率为2。假设在1一定的情况下,达到某种均衡状态时,上市公司作假与不作假获得的效用相同,于是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等式:0=1?祝?P)(1-1)?祝≒-BKP)。此时:1=(1-BK)/(2-BK),它表明注册会计师披露的概率大于(1-BK)/(2-BK)时,上市公司选择不作假;小于(1-BK)/(2-BK)时上市公司选择作假。即具体的纳什均衡可以通过概率B以及对注册会计师和上市公司的处罚力度K

7、来控制。处罚措施越严厉,即K越大,注册会计师隐瞒上市公司作假的可能性就越小。假设在2一定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在某种均衡状态下,选择披露与隐瞒所得到的效用是相同的,于是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等式:2?祝≧-C)(1-2)?祝≧-C)=2R(1-2)?祝≧-BKR)此时,2=(BKR-C)/BKR。它表明如果上市公司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的概率大于(BKR-C)/BKR,注册会计师应该选择隐瞒,否则应该选择披露。从这个结果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要想提高2,就必须降低注册会计师披露虚假信息的成本C。但是在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