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认识 强化管理 实现社保基金保值增值

提高认识 强化管理 实现社保基金保值增值

ID:9474643

大小: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1

提高认识 强化管理 实现社保基金保值增值_第1页
提高认识 强化管理 实现社保基金保值增值_第2页
提高认识 强化管理 实现社保基金保值增值_第3页
资源描述:

《提高认识 强化管理 实现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提高认识强化管理实现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社保基金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兜底保障作用。尽管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完善制度建设和加强基金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近日笔者在对某市社保基金进行专项审计时发现:社保基金在保值增值上还存在投资渠道狭窄,管理积极性不高,且该收的不能及时收到位,该计利息的未全计,影响了基金的保值增值、降低了基金的持续保障能力等问题。为此,政府及相关部门需认真查找分析原因,正视差距,在实现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上加大工作力度,进而提高基金的持续保障能力。  一、社保基金保值增值运营现状  当前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主要

2、有三种方式:存款生息、购买债券以及委托投资。笔者发现:截止2011年底,该市所辖十三个县区购买债券和委托投资涉足几乎为零。存款生息成为该市的主要投资运营渠道,占主导地位。  企业债券和委托投资的回报率虽高,但风险大,市场不够健全,管理者为规避责任和风险,加上奖惩机制的缺失,成为被规避的主要原因,购买债券也仅限于购买财政部发行的国库券。由于存款生息没有风险,自然而然成为主要投资运营渠道,且活期多、定期少,大多未按规定执行优惠利率政策。如2011年底,该市所辖13县区五项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21.34亿元,从结余形态看,活期存款10.91亿元,定期存款9.39亿

3、元,债券投资0.38亿元,其他形态0.66亿元,分别占51.12%、44.01%、1.76%和3.11%。2005年至2011年度五项基金未执行国家优惠利率政策,导致少计利息1544.59万元,占利息收入总额的16.63%。  该市五项社会保险基金近7年利息累计收入占基金平均余额的3.35%左右,仅相当于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但该市近7年CPI平均涨幅为4.6%,基金收益总体上低于居民消费价格增长幅度1.25个百分点。由于存款生息投资回报率低,收益小于同期通货膨胀率,其实际购买力存在下降,基金不但没有保值增值,实际保障能力反而降低。  二、影响社保基金保值增值

4、的因素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目前社保基金总体运营现状:一是偏向保守,注重安全胜于收益;二是相关部门在确保基金保值增值方面的意识不高、主动性不强。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因素:  (一)管理主体分散,信息不能共享  “条状分割”、“块状管理”的管理现状,导致了基金管理主体的分散化,信息未能共享,增加了基金的管理难度,易出现重复参保、重复享受财政补贴等不良现象。如:本次审计发现该市有9个县区9130人存在重复参保,重复享受财政补贴53.22万元,致使财政资金损失53.22万元。  (二)投资运营范围单一  审计发现:该市13个县区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主要

5、是存放银行,且活期多、定期少,转存定期部分(多为1年)仅占存款总额的26.18%,购买国债也较少,收益率很低。收益率较高的企业和金融债券等投资领域尚未涉足。在确保了基金的安全的同时却牺牲了市场效益,投资收益率低于通货膨胀率和工资增长率,投资运营的单一性决定了基金难以达到应有的保障能力。  (三)部门间工作未形成合力,且工作未能做实做细  按国务院的规定,各社保机构存储在财政专户的社保基金除预留相当于两个月的周转金外,其余应及时转存定期或购买国债。执行时,基金管理机构先向财政部门提出转存申请,再由财政部门向开户银行开出支付凭证,进行转存并保管定期存单。目前存在

6、的问题:一是社保基金管理机构虽然每天都向财政专户缴存资金,但对资金余额并未能做到及时知晓和心中有数;二是财政部门虽然掌管着资金,但预留两个月的支付费用具体是多少金额,也不清楚,只要基金管理机构不提出申请,也不会主动去转存定期。如:截止2011年底,某市尚有6个县区涉及企业养老等四个险种共计37137.15万元未按规定及时转存定期或购买国债。  (四)基金保值增值上的缺位  一些管理者抱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重基金安全,轻基金效益,干与不干一个样,即使增值业绩平平,也毫发无损。致使在基金保值增值方面“无为、不为”,连国家给予的社会保险基金执行优惠利率政策

7、都不能落实到位,何谈主动寻找其它运营渠道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  三、完善基金管理体制,实现保值增值刻不容缓  社保基金的运营现状和影响因素表明,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应当立足于现实,从体制机制上查找制约基金保值增值的瓶颈,着力完善管理体制机制,逐步走出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的低谷。  (一)建立“一体化”的社会保险管理机构  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逐步整合人社、卫生等部门的相关职能,建立“一体化”的社会保险管理机构,科学、合理设置内部机构,各子机构之间做到信息共享、运行高效,履行职责,避免相互推诿,做到既相对独立,又密切配合,形成体制内的良性循环,为实现基金的高效运营

8、和保值增值提供组织保证。  (二)扩大基金运营渠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