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我国汽车销量的因素分析

影响我国汽车销量的因素分析

ID:9488334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1

影响我国汽车销量的因素分析_第1页
影响我国汽车销量的因素分析_第2页
影响我国汽车销量的因素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影响我国汽车销量的因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影响我国汽车销量的因素分析汽车销量影响因素实证分析计量经济学  一、模型设定  (一)变量选择  我们将以汽车销售量作为被解释变量,选择以下五个影响因素作为解释变量:钢铁价格,橡胶价格,消费者信心指数,居民车用燃料和零配件价格指数,关税。  表格1总体模型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    (二)模型估计、检验与修正  1、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  由于本文所研究的问题中,各变量均为时间序列数据,因此,须对其进行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以及必要的修正,以避免伪回归问题。采用AugmentedDickey-Fuller检验,分别对Y0、Y1、Y2、Y3、X1、X2、X3、X4进行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结果

2、显示,在显著性水平为α=0.05的情况下,各个序列均存在单位根。因此,对个变量的一阶差分值进行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采用EG两步法对各模型进行协整检验。协整检验结果显示,各模型中变量之间均协整。因此,上述模型的建立均有意义,为真实回归而非伪回归。  2、汽车销量的总体模型  (1)回归模型建立  Y1=β0+β1X1+β2X2+β3X3+β4X4+  (2)关于虚拟变量关税的设定  随着我国逐步加入WTO的承诺,于2006年7月1日起,我国的汽车进口关税由之前的80%-100%下降为:整车进口关税为25%,汽车零件关税为10%。为了反映关税的变化对全国汽车月销售量的影响,在此设定虚拟变

3、量,在2006年7月之前,从2006年7月开始。  (3)模型的修正  利用所有原始数据对模型进行OLS回归,结果显示模型可能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我们利用逐步回归法修正多重共线性,剔除引起多重共线性的变量X1。  由之前对模型中和预期有出入的系数的分析可得出:模型中的解释变量消费者信心指数对被解释变量全国汽车月销量的影响可能存在滞后效应。经过对比分析,我们选择滞后2阶,再对模型进行多重共线性的、异方差和自相关的检验和修正,得到最终模型1为:  (4)对总体模型的经济意义分析  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条件下,“胶制品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每上涨一个基点,“全国汽车月销量”减少70964

4、.89辆;两个月前和三个月前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对汽车销量有显著影响;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条件下,“居民燃料和零配件价格指数”每上涨一个基点,“全国汽车月销量”增加8526.827辆;从虚拟变量D1显著不为零可得出,中国履行入世承诺,于2006年7月起减少对进口汽车和零配件的关税,确实提高了“全国汽车月销量”。  根据直观的生活经验,“消费者信心指数”的下降多数情况下会导致“全国汽车月销量”的下降,而“居民燃料和零配件价格指数”的上涨多数情况下也会导致“全国汽车月销量”的下降。但是通过了统计检验的参数估计的结果却与之恰恰相反。对于此和预期之间的巨大差异,我们通过查询大量相关资料和进一步分析,

5、得出了如下我们对此的解释:  随着06年到09年物价指数的节节攀升,人们对于物价的上涨形成连续和强烈的一致预期,在消费者信心指数上的表现则是明显的下降。在这种预期下,对于将来有购车需求的人来说,也许当期买车的需求并不强烈,但是如果选择将来买车,却将面对当期到将来这段时间,燃料和零配件(尤其燃料)上涨后的价格,在实际利率为负的情况下,选择在将来买车实际上并不合算。很多消费者,在现实生活中,本着“先买先用,先用就先有较低的燃料价格享受”的想法,以致有将来购车需求的人选择当期购车。  二、基于模型的实证分析  通过总体模型可以看出,“全国汽车月销量”随“消费者信心指数”的下降而上升,“全国

6、汽车月销量”随“居民燃料和零配件价格指数”的上涨而上升。这表明,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消费者怀有“先买先用,先用就先有较低的燃料价格享受”的想法。在整个物价上涨的过程中,消费者信心指数连连下降。但是燃料等价格越涨,人们对未来价格进一步上涨的预期越强烈,以致有将来购车需求的人选择当期购车。  三、模型出现的问题  (一)在总体模型设定的时候,我们将与原材料有关的解释变量设定为两个我们理想中觉得影响较大的钢铁价格指数和橡胶价格指数,可是在模型回归检验过程中,在进行解释变量多重共线性修正时,大多数模型都将钢铁价格这一变量剔除掉了。可是按照现实际经济现象,钢铁的价格对汽车的销量的影响应该是显著的

7、。可是实验结果与实际经济情况相违背。  (二)多个模型在进行多重共线性修正的时候,逐步回归结果中可决系数还有修正可决系数异常的低。在采用逐步回归法修正了多重共线性,剔除了个别变量之后,一些模型的整体拟合效果仍然不理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