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人文关怀重塑伦理道德

传递人文关怀重塑伦理道德

ID:9506502

大小:55.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01

传递人文关怀重塑伦理道德_第1页
传递人文关怀重塑伦理道德_第2页
传递人文关怀重塑伦理道德_第3页
传递人文关怀重塑伦理道德_第4页
传递人文关怀重塑伦理道德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递人文关怀重塑伦理道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传递人文关怀重塑伦理道德◎宋楚乔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积淀中,发展出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这是一个无尽的宝藏,而它并不意味着生硬僵死的东西。它是现代的,也是传统的。随着电影、电视的迅猛发展,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与机遇。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以儒释道,“文以载道”是其传统。实际上,“文以载道”历来都是中国文艺作品的主流创作传统与评判标准,能否传达出正确的价值观和时代精神,起到启蒙大众、教化社会的功能,是评价一部文艺作品优劣的重要准则。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创作的影视剧作品,无论在思想内涵,还是影像表达等方面都呈现出一种明显的趋势:即对传统文化的回归,传递传统的人文关怀

2、,重塑“仁、义、礼、智、信”。“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注重的五个伦理道德范畴,在经历了几千年的传承和积淀之后,逐渐成为中国人的主流价值观念和精神坐标,成为传统社会得以维系和发展的重要文化根源。当历史的车轮碾过中国近代史,一系列的思想启蒙运动不断冲击着传统文化的根基,特别是新文化运动强调“向西方看起”,导致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受到质疑,包含“仁、义、礼、智、信”的三纲五常更被视作封建社会的糟粕而遭到否定。然而,历史恰如一个钟摆一样,在历经张扬之后开始回归传统。改革开放之后,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加之西方文化观念的涌入,使得人文主义精神日渐衰退。价值失落,行为失范,心灵

3、无法安顿,成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精神重症。价值、信仰的缺失,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用深沉而理性的姿态看待本土文化,借此消除人们因价值震荡所带来的失落与误解。这也深刻地反映在了影视剧创作之中,具体体现在重塑“仁、义、礼、智、信”等五个方面。一、“仁”:人文关怀,道德意识“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囊括了爱人、孝悌、忠恕等思想内涵。孔子认为“仁”是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重视“仁”的道德价值,“好仁者,无以尚之”(《论语·里仁》);将“仁”视为做人的最高道德准则,“仁者爱人”。“仁”代表了一种向善的力量,是对生命的基本同情和关怀,简而言之就是爱,关爱生命,关怀他人。“仁爱”思想得

4、到国人高度认可的同时,也成为了文艺作品竞相表达的永恒母题。1990年以来,众多电视剧作品开始有意识的表现中国传统的“仁爱”精神。《渴望》、《过把瘾》、《北京人在纽约》、《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等影视作品,将镜头聚焦于平凡人的普通生活,讲述感人至深的朋友情、夫妻情、父子情、兄妹情,将小人物的悲欢喜乐精彩地展现出来,成为许多人的难忘记忆。进入新世纪纵观整个电视剧市场,家庭伦理题材电视剧迎来创作高峰,而对伦理道德的关注使其成为传递“仁爱”思想的主阵地。实际上,家庭伦理剧内容与风格较为多样,或严肃深沉,或轻松诙谐,却都传达出“仁者爱人”的价值观念:对待他人宽容诚信、睦邻友好。强调人际间的

5、包容理解、关爱他人,正是“仁爱”精神的一种具象化表达。如情感浓郁的《野鸭子》中,通过讲述女孩“野鸭子”从一个弃婴成长为一个独立的女人,并找到真正属于自己家的故事,探讨了爱与亲情的永恒主题,真实自然的情感流露感人至深。其实,爱与亲情是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伦理范畴,《野鸭子》在肯定爱与亲情的同时,对其进行了扬弃式的表现,否定了封建伦理中的“愚孝”和单向度的爱,强调爱是交互包容、将心比心的情感。此外,众多轻松诙谐的家庭题材电视剧,如《咱们结婚吧》、《中国式离婚》等作品,它们都在探讨如何处理家庭关系的过程中传达出“爱人”这一主题,强调爱是包容、是相互理解。桃子与果然的相互信任与包容,

6、让他们成功的走入婚姻的殿堂,而林小枫对宋建平的怀疑导致他们走向婚姻的破裂。可以说,“亲情本位”是家庭伦理剧立足的根本,父慈母爱、兄友弟恭、夫妇和睦中自然流露出“仁爱”精神。正如孔子所说:“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对于家人的爱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情感,也是做到“仁”的第一步。因此,回归真实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中观众认可并喜爱家庭伦理题材电视剧。二、“义”:忠贞爱国,坚守信仰“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突出地位,是一种崇高的品质,代表着一种强大的道德力量,是人们行为规范的最高标准,“义,人之正路也”(《孟子·离娄上》),“君子以义为上”(《论语·阳货》)。与“仁”不同的是,“义”是一种道德

7、价值取向,具有精英文化的特征。“义”与“利”是分不开的,古人云:“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而要达到“义”这样一种道德标准却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有时甚至是生命,正如孟子所说:“舍身取义”。在崇尚气节,重视情操的中国,“义”的精神向来都是电视剧作品热衷于表现的主题。在以往的电视剧中,尤其是革命题材的电视剧,就开始有意识地着突出主人公身上的大公无私、舍生忘死等“义”的品质,但是在这些故事中人物往往比较刻板化,对于“义”的诠释也较为片面:在过于宣教的意图下,“义”表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