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剖标测系统加单环状电极导管指导环肺静脉前庭线

电解剖标测系统加单环状电极导管指导环肺静脉前庭线

ID:9517211

大小:57.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02

电解剖标测系统加单环状电极导管指导环肺静脉前庭线_第1页
电解剖标测系统加单环状电极导管指导环肺静脉前庭线_第2页
电解剖标测系统加单环状电极导管指导环肺静脉前庭线_第3页
电解剖标测系统加单环状电极导管指导环肺静脉前庭线_第4页
电解剖标测系统加单环状电极导管指导环肺静脉前庭线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解剖标测系统加单环状电极导管指导环肺静脉前庭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电解剖标测系统加单环状电极导管指导环肺静脉前庭线【摘要】目的探讨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加单Lasso导管指导下行环肺静脉前庭线性消融电隔离肺静脉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初步经验。方法3例房颤患者接受治疗,其中阵发性房颤2例,持续性房颤1例。所有患者首先用CARTO系统进行左房重建,然后将一根Lasso导管置入肺静脉内,在肺静脉口外5~10mm处行环肺静脉前庭线性消融,消融终点为双侧肺静脉完全电隔离。结果3例患者均成功达到消融终点,手术时间(205±46)min,X线透视时间(46±13)min。手术过程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7个月,3例患者均未再发房颤,均无出现肺

2、静脉狭窄。结论在CARTO加单Lasso导管指导下行环肺静脉前庭线性消融电隔离肺静脉治疗房颤安全有效。【关键词】电生理学技术心脏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肺静脉  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指导下环肺静脉口部消融(circumferentialpulmonaryveinablation,CPVA)是目前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主要方法之一,对于阵发性和持续性房颤患者的长期成功率分别达95%和80%左右[1]。笔者自2006年56月开始采用CARTO加单Lasso导管指导下行环肺静脉前庭线性消融电隔离肺静脉治疗心房颤动,报告3例治疗的初期体会和近期的随访结果。1资料与方法1.1

3、对象3例患者,男性1例,女性2例,年龄分别为71,60,60岁。其中2例为阵发性房颤,病程均为3年,左心房内径分别为34.4mm和35.4mm;1例为持续性房颤,病程3个月,左心房内径45.0mm,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3例患者术前均使用1~3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患者术前均经冠状动脉造影排除了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者1例。1.2术前准备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左心房及肺静脉16排CT造影。术前1d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排除左心房血栓。术前4d开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000U,12h1次,术前12h停用。高血压者口服降压药物至血压达标后手术。1例持续性房颤患者术前

4、口服华法林抗凝4周,维持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0~2.5。1.3手术过程常规穿刺左锁骨下静脉,放置10极冠状静脉窦电极导管作为参考导管和起搏导管。经右侧股静脉,2次穿刺房间隔,置入2根SL肝素盐水持续冲洗SoCoolNaviStar,Biosenses起搏冠状静脉窦远端下进行重建;若为房颤发在房颤时重建。取点同时标识出左心耳和二尖瓣环。肺静脉口部的确定:(1)根据非选择性和/或选择性肺静脉造影结果显示的肺静脉口与左心房的连接处;(2)标测消融导管送入肺静脉内(2~4cm),然后将标测消融导管缓慢向左心房内后撤,导管头端突然掉入左心房,出现点头运动处;(3)标测

5、消融导管缓慢向左心房内后撤时射频消融仪显示阻抗突然下降和/或双极电图示肺静脉电位消失,出现单纯心房电位的部位。肺静脉开口部的心内电图特征是大的心房电位和小的肺静脉电位构成的双电位或复合高频碎裂电位。精确标测各肺静脉的上、下界,确定肺静脉开口后在沿肺静脉口外5~10mm的肺静脉前庭与左心房交界处,设定环绕同侧上、下肺静脉的消融线,预设温度43℃,能量30L肝素盐水灌注速度在放电过程中为17mL/min,放电间歇为2mL/min,在保证消融电极导管远端与心房壁贴靠满意的情况下,放电逐点消融。每一点的消融终点是放电时间达30s,或局部心房电位幅度明显降低(下降>80%或

6、电位振幅绝对值<0.1mV),每一患者的消融终点是两侧肺静脉完全电隔离。在完成预设的消融线后采用单Lasso导管分别于同侧上、下肺静脉口内进行标测以判断肺静脉是否完全电隔离。对未达肺静脉电隔离者,根据环状标测导管记录的肺静脉电位或心房波激动顺序对缝隙(GAP)初步定位,然后在原消融径线上寻找提前的碎裂电位并补充消融,直至肺静脉完全电隔离。每位患者达到消融终点后观察30min,再次采用单Lasso导管重新评价,仍保持两侧肺静脉完全电隔离者结束手术(图1)。黄色:左心耳;浅蓝色:通过电解剖标测系统构建的左心房图形;暗红色:环绕左、右侧肺静脉前庭的消融点;粉红色:术中房

7、颤终止的消融点.1.4术后处理和随访术后即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000U,每12h1次,共3d,同时口服华法林抗凝,维持INR2.0~2.5。3个月后如无房颤发作停用华法林。所有患者术后均口服胺碘酮3个月,如无房颤发作,3个月后停药。于术后1~6个月时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患者自觉症状、体表12导联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第1和第3个月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6个月时复查左心房及肺静脉多排CT造影。随访的方式除随时接受患者的短信、告知病情外,每2周主动和患者联系至少1次,以了解患者的自觉症状,指导和调整药物治疗及上述检查,督促患者及时按计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