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社会与儒家传统思想资源

浅谈现代社会与儒家传统思想资源

ID:9540506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3

浅谈现代社会与儒家传统思想资源_第1页
浅谈现代社会与儒家传统思想资源_第2页
浅谈现代社会与儒家传统思想资源_第3页
浅谈现代社会与儒家传统思想资源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现代社会与儒家传统思想资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现代社会与儒家传统思想资源  论文关键词:思想资源儒家传统现代社会改革开放社会经济生活质量生活水平社会现实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都有了飞速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这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事实。然而,繁荣的场景并不是社会现实的全部,在辉煌壮丽的帷幕之下,在颂歌悠扬的乐曲声中,还悄然隐藏着某些令人不安的因子。这些因子有内、外两个方面的表现。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都有了飞速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2、,这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事实。然而,繁荣的场景并不是社会现实的全部,在辉煌壮丽的帷幕之下,在颂歌悠扬的乐曲声中,还悄然隐藏着某些令人不安的因子。这些因子有内、外两个方面的表现。  外在的直接表现是,当代人对于礼法的无视,任意以至有意、故意地违反和违背礼法。街上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与人交往不注重必要的礼节、礼貌,明知不合规定也要一意孤行,明知违法也敢大胆妄为,以至于精心策划、潜心钻研,寻求法律的漏洞,以至于将寻找门户、打通“关节”称之为“运作”。这种种现象并非只是偶然,并非只是局部,并非只是少数人的个别行为,而是

3、具有很大的普遍性和规模性。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状况还有愈演愈烈、不断扩散、不断扩张的趋势。当周围行人均不遵守交通规则的时候,要让一个人遵守交通规则并非一件易事;当别人都在积极寻找门户,努力“运作”的时候,固守规则、恪守程序的人实际上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不少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虽然内心有所不忍,却也不得不仿效他人的做法。  我走在东京的大街上,发现在我的左右并没有车辆通行,我没有发现路口显示的是红灯,但当我走到马路中央,忽然发现只有孤零零的我一人,而我的身后竟然有成百上千的人静静地站在马路边上,安然地等待着红

4、灯转为绿灯时,我为他们的行为感到惊讶,更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惊讶。我相信,没有人会因此而责怪我,也没有人会因此而鄙视我,但绝不会有任何人仿效我。由此我深深地领会了环境塑造人,人反过来塑造环境这样一个道理。当韩国的朋友善意地向我指出举杯应当用右手的时候,当我在韩国看到,晚辈在向长辈敬酒以后侧身而饮的时候,我甚至无形之中产生一种自卑的感觉。两千五百多年前,鲁国大夫孟僖子随鲁昭公赴楚国恭贺楚国章华宫落成,“孟僖子病不能相礼”,当时的感觉恐怕也是如此。  中国历来被誉为“礼乐之邦”,可是,如今国人对于礼乐又知多少?古代汉

5、语中敬辞、谦辞层出不穷。第一人称除自称其名以示谦下外,还有:我、吾、余、予、台、印、愚、奴、妾、鄙人、朕、孤、寡、不谷等至少十四种用法;第二人称除称呼对方官职以示尊重外,还有:女、汝、尔、而、若、乃、子、君、公、先生、阁下、足下、执事、陛下、殿下等至少十五种用法;第三人称的敬词则有官职、郡望、籍贯、字、号等。如今的日常言语中,敬辞、谦辞又有多少呢?  外在表现只是一个现象,更令人感到不安和担忧的是:人们内心里的无忌惮、无敬畏、无规矩,甚至于无责任、无是非、无廉耻。人做事总应该有一个内在的心理标准,有一个最后的

6、心理底线。我们责怪一个人行为不当,可能更强调一个人做事的心理态度。同样是迟到,当一个急急忙忙、满头大汗、一路向你奔来的时候,你当然可以原谅他;而当一个人慢慢腾腾、口嚼口香糖、一脸无所谓的神态向你踱来的时候,你不可能对此没有意见。“我知道我错了,我想做好但却没有做好”,与“我没有做错,这事不能怪我,你不要太认真”,两者之间的区别是很大的。前者有是非观念,后者则无是非观念。苟子说:“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苟子·非相》)人有“辨”,是指人具有明辨是非然否的能力。人之为人,并不在于人有知

7、觉、有生命,而在于人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否则,人与禽兽又有什么区别呢?一首歌里有这样一句歌词“我没有钱,我不要脸”。“不要脸”,就是没有羞耻感。而羞耻感可以说是人最后的心理底线。连羞耻感都没有了,那我们还能对他有什么期待呢?孟子认为,人皆有侧隐之心,“无侧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管子·牧民》将“礼、义、廉、耻”称作国之四维,也就是维护国家的基本准则,支撑国家的基本支柱,“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

8、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宋人欧阳修对此也有深刻认识,他指出:“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新五代史·杂传第四十二》)“不耻则无所不为”,现今一些人真的是“无所不为”,这难道不令人感到担忧吗?  某些人在无是非感、无羞耻感之外,又无责任感。他们做任何事,不是出于社会责任,而是完全以个人利益为准则。不少人遇事只想到自己,想到个人实际利益,对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