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欣赏教学设计

浅谈小学美术欣赏教学设计

ID:9543619

大小:4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03

浅谈小学美术欣赏教学设计_第1页
浅谈小学美术欣赏教学设计_第2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美术欣赏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美术欣赏教学设计浅谈小学美术欣赏教学设计《新课程标准》将美术.L.教材中的欣赏部分归纳为欣赏评述部分。其要求指出: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感受,用语言、文字等表达自己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视觉世界的感受、认识和理解。从中不难看出,美术欣赏教学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作为教师应该怎样去把握好每堂美术欣赏课呢?本人通过长期来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个人体会:  1.诱发兴趣,主动探索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态度,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可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导向。兴趣是调动

2、学生积极思维,自主探究知识的内在动力。那如何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呢?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把造型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感觉与情感为主导因素的心理活动形式,它与教师的引导及儿童对事物的认识、理解紧密相关。从儿童生理心理及智力发展方向分析儿童的欣赏习惯中发现:儿童对那些反映他们熟悉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儿童画或同学、朋友的优美作品,他们大都能够引起兴趣。我觉得课前就要让学生接触他们熟悉或适应他们心理特点的事物,会比较容易激发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兴趣。如:学习《外国绘画作品欣赏》时,我在课前给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毕加索在德国士兵把刀架在他的脖子上时,对德国士兵

3、说,请允许他把画画完吧。学生一听,顿时对这位画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想知道后来怎么样了,这个画家是个什么样的人等。讲到这里,我适时止住,给学生提出了要求: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请同学们自己到书籍和网站里自己去寻找答案,下节课看看谁找到有关他的资料最详细。又如.L.:在学习《民间美术作品欣赏》一课时,我也是先给同学们看了一个竹编的蚱蜢,学生都挺有兴趣的。我这时就问学生,你们自己家里也有这一些非常有意思的手工作品吗?请你们也带过来,让所有的同学一起来欣赏。结果学生带来了很多的手工作品,课堂气氛瞬间调动起来。通过以上事例说明,要让学生产生兴趣,与其教师在课堂上

4、绞尽脑汁寻找好的教学方法,不妨诱导学生,让学生主动探索。学生的主体性也得到了体现。  2.大胆提问,培养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它在学生的思维活动、认知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种心理状态可以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积极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欣赏教学中,所有的作品几乎都出自名家之手,如《外国绘画作品欣赏》、《雕塑作品欣赏》等。以往大多数老师是这么做的:老师出示一张张的画提问,随后老师进行讲解。这样,往往一节课下来,很多学生不象绘画

5、课那样敢于回答问题。即使有同学回答也是屈指可数,回答的内容既简单,又枯燥,对所学的内容也没有什么印象。而我们老师也是口干舌燥。如何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呢?我觉得关键还是在于将老师的主动提问方式转变为学生的主动提问。要让学生了解这些作品,首先要让他们有问题产生,然后教师从学生的问题切入,最终达到了解这些作品的目的。如:在欣赏油画作品《又是一个两分》时,我问学生:你们对这幅画有什么问题吗?学生马上说,为什么名字叫又是一个两分呢?我也没有正面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将这个问题抛给了学生,你们认为为什么要叫又是一个两分?学生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意见,由于意见各不相同,

6、最后有提问变成了讨论。学生的回答并不一定很正确,重要的是学生这时候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这时适时点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其实欣赏课中,有很多的作品都可以采用这种方式,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让学生敢于提问题,主动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3.实践参与,体验了解  我想在小学美术欣赏课中,让孩子多参与,在环境中体验美。首先:课堂实践中体验美。上《寻找美丽》一课时,刚好是一个暖春的季节,与其在教室里欣赏自己带来的东西,不如让他们走出教室,自己寻找美、体验美。我带着孩子来到校园里,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美丽。此刻的校园春意昂然,黄色的迎春花开的烂漫,树

7、枝上冒出嫩绿的新叶、连小草儿也开始发芽了,地上迎风闪动着些不知名的小花,孩子们在草地上围成圆圈,开心的述说自己看到的美。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亲身感受到自然界的美,这样把孩子置身于美的环境中的教学将会给孩子更强烈的情感体验,获得更多的美的浸润和熏陶。其:课内外实践结合体验。各地都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历史景观。在学习类似的课目时,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起来。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对所见的东西印象更深刻,理解更透彻。  以上几点是我在小学美术课欣赏教学中的体会,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当然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