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分离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ID:9571276

大小:6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03

膜分离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_第1页
膜分离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_第2页
膜分离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_第3页
膜分离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_第4页
膜分离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膜分离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膜分离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摘要:自产业革命以来,以西方各国为主体的发达国家显著加快了工业化的速度。其结果带来了生活上的舒适与便利,但同时也引起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地球温度升高、臭氧层被破坏、废弃物的激增等等都是明显的实例。1992年在巴西举行的世界环境首脑会议及通过的里约热内卢宣言表明了人类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作为具体行动,世界各国正大力推广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ISO14000系列的企业环境管理认证体系。归根结底,环境污染是由于人类在活动时排出的各种物质的质和量超过自然界的自净能力而产生的。因此,环境保护的

2、最佳方法在于将排出的物质回收并再利用,或恢得到自然界原有的存在形态。实际实施时,除生物、化学处理外,常采用减少容积,稀释降浓等物理方法。不言而喻,目前仍存在大量的现实问题亟待解决。关键词:膜分离环保  自产业革命以来,以西方各国为主体的发达国家显著加快了工业化的速度。其结果带来了生活上的舒适与便利,但同时也引起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地球温度升高、臭氧层被破坏、废弃物的激增等等都是明显的实例。1992年在巴西举行的世界环境首脑会议及通过的里约热内卢宣言表明了人类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作为具体行动,世界各国正大力推

3、广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ISO14000系列的企业环境管理认证体系。归根结底,环境污染是由于人类在活动时排出的各种物质的质和量超过自然界的自净能力而产生的。因此,环境保护的最佳方法在于将排出的物质回收并再利用,或恢得到自然界原有的存在形态。实际实施时,除生物、化学处理外,常采用减少容积,稀释降浓等物理方法。不言而喻,目前仍存在大量的现实问题亟待解决。  众所周知,膜分离技术是物质分离技术中的一个单元操作。膜分离法的最大特点是驱动力主要为压力,不伴随需要大量热能的变化。因而有节能、可连续操作、便于自动化等优点,

4、本文将介绍一些适用于环保领域的膜技术应用实例。  1.环境保护和膜的适用用途  环保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废物(固体)、废液(液体)及废气(气体)处理,即将三废物再利用,减少向周围环境排出的数量或将排放物的有害物质经过分离、无害化处理后排放。表1中给出了典型的三废物质及膜分离技术的适用范围。从表1中可以看出,因膜技术的处理对象为流体,故主要适用于废水、废液及废气的处理。图1给出了分离膜的分类。根据待分离物质的大小,依次可使用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及气体分离膜。需要说明的是,膜分离只具有物质分离的功能,若

5、构成一个完整的环保处理系统,常常需要与其它处理技术组合使用。表1废弃物形态及膜分离技术的适用性废弃物形态废弃物种类膜的可适用性固体废物纸张塑料金属不适用液体废水悬浊物微滤膜(MF)超滤膜(UF)溶解性成分(三卤甲烷、农药等)超滤膜(UF)纳滤膜(NF)反渗透膜(RO)废液各种化学溶剂纳滤膜(NF)反渗透膜(RO)气体废气有机蒸汽氟利昂硫化物二氧化碳气体分离膜图1分离膜的分类  2.适用于废水排放用途的膜分离技术  表2给出了各种废水排放膜处理的应用实例。排放水处理以往采用沉淀法、活性污泥法、蒸发法等,现在膜

6、法或与上述方法配合使用,或者完全代替使用。使用膜法时,除得到膜透过液外,对于浓缩液有时可通过萃取方法提取有用物质,而多数情况则是固化后燃烧处理。表2膜分离法用于废水排放处理的应用实例应用领域适用分离膜透过液浓缩液金属工业模铸废水水溶性切削油铜压延含油废水NF,ROUF,NF,RONF,RO放流/活性污泥活性炭吸附同上固化燃烧或转专业处理同上同上金属表面处理电镀回收液电镀水洗废水脱脂废水废稀料NF,RONF,ROMF,UFUF再利用(洗净水)同上再利用再生稀料再利用(溶液)转专业处理固化燃烧或转专业处理固化燃

7、烧半导体工业硅研磨废水水洗废水UFRO再利用(研磨用水)再利用转专业处理转专业处理建筑物内生活废水建筑物内生活废水粪便下水二次处理水UF,NF,ROUFRO中水道排放工业用水,源水用水下水道排放活性污泥槽排放2-1.下水的高度处理  根据排放物质的成分的不同,处理方式有所差异,但一般是将膜技术与絮凝剂沉降、加压浮选和生物处理等技术配合起来使用。絮凝沉降时需根据水质的变化控制絮凝剂的投入量。生物处理时的处理效果常受温度、浓度等因素的影响,水质较难保持稳定。膜分离法作为不受水质变动影响,且可去除可溶解成分的下水

8、高度处理法已逐渐进入实用化阶段。日本第一套使用反渗透膜技术的大型实验装置于1993年-1995年在日本千叶县花见川下水处理场完成了实际运转实验。该装置的处理流程如图2所示。该系统处理前后的水质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反渗透膜产出水(210m3/日)的水质达到了自来水标准。反渗透装置实现了自动连续运行。从下水变成上水的处理成本为37日元/米3(约为2.4元/米3)。  作为纳滤(NF)膜与反渗透(RO)膜联用的应用实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