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础教育与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困惑

农村基础教育与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困惑

ID:9581602

大小:4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02

农村基础教育与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困惑_第1页
农村基础教育与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困惑_第2页
资源描述:

《农村基础教育与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困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农村基础教育与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困惑农村基础教育与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困惑  眼下,国家科技突飞猛进,科学技术充斥着各行各业,而科学技术源于先进的教育和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科研,这反映出实施素质教育的紧迫性。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在农村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越来越多。问题如不能科学地解决,就会影响素质教育全面推广的进程和质量。本文就对农村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一些细微的探讨,以便引起同仁们的集思广益。.L.  一、从实践中剖析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逻辑关系  几千年来,中国由于人口多,地域差别大,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就业难和贫富差别一直

2、是政治家、经济学家致力探讨的问题。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应试就成了各行各业选拔人才的固定模式。这种考试既能体现社会公平,又暗含着学生们读书学业的终极目标。因此,能考试、会考试就成教师教学优劣的镇堂之宝。应试教育的存在为中国几千年文化传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是无可厚非的。而如今,素质教育是在应试教育的同一标准下寻求异的一面。它的提出对于因材施教和个体的全面发展以及更深层次的人权,公平发展的展示上产生了质的飞跃。自然成长和兴趣特长成为开发每个个体生命生存潜能的唯一准则。这就要求在知识传播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在实践中,由于缺乏教学观念的思考与实

3、践,喜于外在形式的改革与作秀,对学生的个性分析不全面,量身定做盲目照搬现成的教案,缺少在教师层面的宏观把控和施教目标,故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执教理念和有效认知方式无法真正落实到素质教育进程中去。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农村学校因材施教生源少,骨架大,教师缺编,设施老化,缺少专业人才,更缺少执教方略。素质教育的全面普及,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转型效应成为理所当然;二是教师因怕麻烦,教学设计不充分,以及受绩效考核等利益的驱使,守住应试教育这个底线,就成了自保的外壳;三是理论指导和行政手段脱节分化。由于缺乏公正、透明便于操作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所以穿新鞋走老路成了

4、农村教师迫不得已的必然选择。  二、对素质教育课堂改革的思考  课堂是教学常规的主阵地,新课标大大拓宽了学习目标领域,留给学生思考和实践的空间急速扩容。在传统与改革的碰撞中,教师既要肩负教学改革成败的责任,又因为没有现成可取的模式和路径,所以不知所措,停滞不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教师少,工作量大,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如果让学生自由,教师的教学目标就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有效完成且客观把控也很难驾驭。担心自主学习会变成自己学习,使大部分学生一无所获。二是传统教学是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重难点多讲、精讲、反复讲,好一点的学生迎合了教师的脾味,而大部分学生由于无法跟

5、进教师的思维节拍,被教师愤怒地称为笨蛋。既打压了大部分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又是典型的精英教育模式。更深层地违背了教育公平这一原则。三是教师在训练和应试上往往只注重教材而很少关注学生个性潜能的开发,更谈不上终身教育技能的养成。这种向优生看齐的应试评比,彻底让大多数人失去求学的毅力和自信心。在不明世事时,大部分农村孩子就终止了学业,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三、在实践中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几点建议  素质教育偏重于个体潜能的开发,力主形成三百六十行行,行行出状元的育人局面。而新课标五个目标领域的结构体系更多地表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更新上。在执教时应做到三个结合:一是统一目

6、标和个体目标相结合,既注重整体又要兼顾个体;二是课堂教学和教学实践相结合,既要注重知识传播又要注重能力培养;三是应试能力和素质目标相结合,既要训练学生对文化知识的再认识理解又要注重个体的质疑反思,并有强烈的叛逆和创新意识。在学习内容上要有目标阶梯意识,循序渐进。充分考虑学生认知差异,在学习形式上不拘一格地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注重生存技能的培养,真正让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在学习目标上,允许差异的存在,教师必须成为缩小学生学习差异的总设计师。目前,在农村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因缺少专业理念和新的执教技能,造成言行分离,加之学生独立探究活动少,造成教育与教学不能完美整合。重知

7、识轻技能的指导思想依然根深蒂固。更有诸多问题是在教师这一层面上无法实现和有效解决的。  总之,素质教育是教、育并重的综合载体,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成为教师教学的终极目标。以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执教理念,需要我们从传统的教学记忆中去粗取精并附之科学思辨的有效实践,才能记录并光大农村素质教育实施的方略和途径,学生才能在未来的社会中占有优势生存的一席之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