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产室护理危机分析

临产室护理危机分析

ID:9587320

大小: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2

临产室护理危机分析_第1页
临产室护理危机分析_第2页
临产室护理危机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临产室护理危机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临产室护理危机分析作者:董瑞珍侯玲军张菁华【关键词】临产室护理危机在医疗过程中,医生对于高难度、高风险的治疗方案,可以利用科间会诊或者征取家属患者意见而决定;对于在护理过程中同样存在的护理危机和风险却不为人们重视。特别是处于高风险的临产室工作中,要确保母婴安全,除了应做好日常助产工作外,更重要的是要清醒的认识到助产工作中的潜在危机和风险,才能有效地避免差错事故及护患纠纷的发生。下面就从五个方面来探讨临产室护理工作中的潜在危机。1环境方面存在的危机因素医院的临产室与病房相邻,人员管理不到位;无菌区和非无菌区划分不明确;地面潮湿致病人摔倒等,易造成产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不利于消毒隔离。2

2、技术方面存在的危险因素2.1无菌技术操作方面:无菌容器不及时更换,无菌包过灭菌期。2.2助产过程中:缺乏慎独精神,技术操作不规范,责任心不强。2.3完善工作制度方面:各项登记本记录不全或漏记;对特殊病人或物品未及时交接班。2.4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漠,与病人及家属交流态度生硬,手忙脚乱。2.5接生时,产房围观人员过多,增加感染机会。3人员方面存在的危机因素3.1护士态度冷漠,入院宣教不到位。待产妇一般尚无产兆,生活能够自理,常不愿意老呆在病房。如果护士入院宣教不到位,对病人态度冷漠,言语生硬,则易引发争端。3.2护士对病人关心重视不够。待产妇一般入院后就想赶快顺利生产,特别是过期妊娠的孕

3、妇更是着急。如果护士不主动听取病人主诉,与病人沟通,病人会因为没得到充分重视而产生不满情绪,从而诱发纠纷。3.3助产人员责任心不强,产程观察不仔细。产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护士需要严密观察病人产程进展的各项情况,特别是静滴催产素引产及有妊娠并发症的产妇,切不可马虎大意,以免引起后患。3.4助产士忙于治疗,对病人关怀不够。一般来说,待产室都处于限制区,身处这种特殊环境,产妇心情难免恐惧、孤独。对此,助产人员应主动关心照顾病人,了解其痛苦,协助其喝水、如厕,帮其按摩腰背等,并耐心讲解相关知识,以取得病人信任和配合。3.5助产士态度生硬,对家属解释不够。由于社会及家庭因素,产妇一进入待产室

4、,家属便成群结队等在门口,听见产妇喊叫,有的甚至擅自闯进无菌区。而有些家属认为分娩是个生理过程,只要胎心好、胎位正、产前检查正常就一定能顺利生产,所以产程中一旦出现异常情况或是难产,家属便难以接受,助产人员言行稍有不慎便会引发纠纷甚至遭到投诉。3.6助产人员没按要求着装、刷手,无菌观念不强。3.7产科医生责任心不强,处理不及时,造成待产妇产程检测失控。3.8助产人员安于现状,危机意识不强,理论知识有待更新。4患者方面存在的因素4.1患者对医务人员过分敌对,处处找茬。4.2待产妇知识缺乏,对分娩中遇到的问题无法接受或沟通无效。4.3产后未待平稳或观察时间未到就要求回病房。5细节方面存在的

5、问题5.1待产过程中助产人员发现问题(胎心不好、可疑胎位异常),不及时报告,造成难产等严重后果。5.2接生过程中,与其他工作人员大声说笑或讨论与工作无关的话题,易致护患纠纷。5.3应注意待产妇在待产床或平车上的监护及看护。5.4产前、产时和产后都要认真观察,热情对待,准确记录。5.5清点有误,操作不当 忽略检查校对,导致异物遗留;缝针弹出方向不明,寻找困难,造成医疗事故,助产术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度,为今后埋下了隐患。6管理方面缺陷医院临产室管理制度不健全或制度没有落实到实处,监控管理机制措施不力,把关不到位,对助产士缺乏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助产士长期超负荷工作导致不能按常规

6、完成工作,有研究表明如果护理人员不足将会导致更多的院内感染和其他不良反应,不利于病人的预后。7加强医院感染学教育,明确产房护理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对产科所有护理人员加强医院感染学的教育,每月组织1次医院感染知识学习,提高其理论技术水平,增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自觉性。做好产房的感染管理,能有效降低新生儿脐炎、脓疱病等医院感染的发生,以减少病人的痛苦和负担。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具体措施跟护理工作密切相关,贯穿于护理活动的全过程。所以,临产室作为医院Ⅱ类环境,产科每一位护理人员都应该是感染管理者,都应该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履行自己的职责。8讨论临产室的护理工作在医院工作中起着重要作

7、用,只有做到及时认真、客观分析危机因素,查找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才能纠正薄弱环节,杜绝护理过程中潜在的危机和风险,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