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民俗文化研究——童谣意象

岭南民俗文化研究——童谣意象

ID:9589392

大小:6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03

岭南民俗文化研究——童谣意象_第1页
岭南民俗文化研究——童谣意象_第2页
岭南民俗文化研究——童谣意象_第3页
岭南民俗文化研究——童谣意象_第4页
岭南民俗文化研究——童谣意象_第5页
资源描述:

《岭南民俗文化研究——童谣意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岭南民俗文化研究——童谣意象岭南民俗文化研究童谣意象华灯璀烂的广东,照耀着夜空。广东,这个对于我在广东长大的人,是再熟悉不过的城市,却装载着众多无言与寂寞。被国人称之为文化沙漠的广东,比起北京的古朴与上海的繁华,显得是那样的寒酸与窘迫。  身为广东人,看到控诉广东是片文化沙漠的言语,在愤怒的同时却搜肠刮肚地不知用怎样的语言来进行反驳,陡然发觉,我们也只不过是.L.组成这片文化沙漠的一份子。看着我们的城市,在公共场所不能说粤语,在街上原本亲切的粤语变成了走了腔调的普通话。往日颇俱广东特色的东西日渐式微。  因此,

2、决定要把那在我们这一代逐渐流失的传统民俗语言做一个总结,把沙子拨开,展露我们肥沃的土壤。因为广东有着独特的文化底蕴,这种文化是独一无二的。不是我们没有文化,而是我们的文化缺乏包装!  有一个念头,要为广东日渐流失的文化做一点东西。要用设计去描绘和包装广东。想要更多的人看到属于广东的东西。于是,把关注的目光首先停留在岭南童谣上,希望能将传统文化元素注入到岭南童谣意象设计作品中。就让设计为这流失水分的土壤,进行灌溉吧。  1.童谣意象的前期研究  1.1什么是童谣  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童谣,甚至於没有文字的族群都

3、有童谣.传统童谣属于民间文学之一,应该是包含在民谣中。一般来说,基本上童谣没有很明确的范畴和界限,凡是民谣中适合孩童听与唱的都可以归类为童谣。  但为什么童谣称为谣而不称为歌呢?  《诗经》大序有说:情动於中而行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  歌谣本身就是人类企图强化表达喜怒哀乐等情绪,藉由语言的自然节奏,所表现出来的美化语言。这种人类的天性常因民族、年龄、身分、环境而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但是,以语言为基础却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  然而,将语言的自然节奏编写为具备音乐结构的歌曲,却不是儿童所能

4、胜任。因此,不论自发或摹仿,儿童能力所及也止于谣的阶段,因而称为童谣。至于成人制作,配曲的便是童歌(或儿歌)。当然,童谣的创作者未必是儿童,不论是成人为儿童制作,或是本属于成人的谣,只要是被儿童所乐于接受或摹仿,而或跃于儿童的口耳之间的,都可以将它视为童谣。  因此,童谣通俗来说则是由一代代人口耳相传的,在儿童口中传唱的,带浓厚的地方特色,诙谐幽默、音节和谐,形式简短的读来朗朗上口的歌谣,表达着各种喜怒哀乐等情绪,一种美化了的世代传唱的语言。  1.2童谣意象的定义  意象,是与实象相对而言的,即不是艺术家客观

5、描摹现实的再现性形象,而是意中之象,是由艺术家的感觉、想象和表现意图所呈现出来的形象。  意象美术倾向于心理真实而不是眼见的真实的传达,尽管它可能怪异甚至丑陋,但它在艺术上却更集中、更典型,因而形成它突出的长处,从整体上超越了具象美术在形象和时空上的限制,延伸了我们对事物和现实的认识,使我们对事物和现实有了更为全面和宏观的把握。因此,有人说,意象艺术更为本质地揭示了世界的真实,所以是最真实的艺术。  一如国外的油画(塞尚的作品《呐喊》)和中国的水墨国画(齐白石的《虾》),讲求的就是意象艺术,表达作者对事物和现实

6、主观认识并将其附带个人的感情色彩进行主观再现。  童谣意象,有着两方面的意义,分别指的是对这种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朗朗上口的歌谣的感觉、想象,和歌词中意图呈现出来的形象。童谣意象其实是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融合成的一种意境和情调。  1.3岭南童谣的形成  (1)童谣的起源  童谣作为一种美化了的语言,其发源相当早,历史真可以说是久矣夫的了。《列子》中记载的《康衢(qú)童谣》,据说是我国传说中的圣人尧时的童谣。《古今事物考》说:《列子》曰:尧乃微服游于康衢,闻儿童谣谣之起,自尧时然也。[3]有人认为

7、《列子》这本书不一定可靠,只承认《国语郑语》中记载的《周宣王时童谣》才是真正最早的童谣。又根据《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记载,在周文王与周武王的时代即有童谣.L.。后来民间也多有童谣流行。此时童谣有儿童自发编创的,也有成人教授使之歌唱的。(2)岭南方言形成的历史  要考究起岭南童谣的形成之初,就要从岭南方言的形成开始说起。  岭南文化大体分为珠江系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块,主要以属于珠江系文化的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和客家文化为主,这是岭南文化的主体。其中尤以广州话方言区即粤语区的广府文化,特别是近代前后以来的广府

8、文化为岭南文化的典型代表。  有人以为粤语来源于占代岭南百越语言,即在秦始王时期,秦将赵佗曾于广州自立门户称帝,号称南越王,与当地的百越居民相融合形成的语言。但这不合乎事实。在中山大学罗康宁和叶国泉两位教授的《粤语源流考》中首先提出粤语确实保存着某些古代岭南百越语言的因素,但它的主要来源,则是古代中原一带的雅言。[1]  我们今天的民族共同语是普通话,而古代的民族所使用的共同语则是在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