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保乳手术范围的临床和病理研究

乳腺癌保乳手术范围的临床和病理研究

ID:9602114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3

乳腺癌保乳手术范围的临床和病理研究_第1页
乳腺癌保乳手术范围的临床和病理研究_第2页
乳腺癌保乳手术范围的临床和病理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乳腺癌保乳手术范围的临床和病理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乳腺癌保乳手术范围的临床和病理研究作者:庄永志,武云飞,张润芝【关键词】乳腺癌;保乳手术;P53;增殖细胞核抗原;C-erbB-2【摘要】目的探讨适合中国女性保乳手术的切除范围,提出规范化治疗标准。方法对68例乳腺癌全乳腺切除标本采用常规病理、免疫组化及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癌和癌旁不同范围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oncellnuclearantigen,PA)、P53、C-erbB-2等表达情况。结果随距原发癌越远,癌旁发生高危病变、PA、C-erbB-2及P53阳性的比例逐渐降低。EiC(+)、C-erbB-2或P53阳性

2、者,癌旁危险因素阳性的范围广;而癌旁危险因素阳性范围与年龄、肿瘤大小、腋淋巴结受累情况、ER/PR状况、PA表达无关(P>0.05)。结论Ⅰ、Ⅱ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复发危险因素绝大多数(95.2%)在瘤缘外2cm以内存在,因此推荐以癌旁2cm作为保乳手术的安全切除范围,远离乳头端可缩小手术范围至癌旁1cm处;原发癌C-erbB-2扩增和P53突变时,行保乳手术应适当扩大切除范围(>2cm);EIC(+)时,应扩大手术范围。  【关键词】乳腺癌;保乳手术;P53;增殖细胞核抗原;C-erbB-2  Clinicalandpathologicalst

3、udyabouttheexcisionvolumeofbreast-conservingoperationforbreastcancer  【Abstract】ObjectiveToresearchtheexcisionvolumethatadapttoChineseeninbreast-conservingtherapy(BCT)andtoprovideastandardruleoftherapyinBCT.Methods68specimensofmammaryexsectedduetobreastcancerethodofimmunohi

4、stochemistry,pathologyandmolecularbiologytodetecttheexpressionofPA,P53,C-erbB-2intumorandaroundtumor.Resultsostriskfactorsappearin2cmtotumorinstageⅠandⅡbreastcancerpatients,soend2cmtotumorasthesafeexsectionstandard.Therangeofexsectionshouldbeexpanded(>2cm)utation,theexpress

5、ionofC-erB-2expandedandEIC(+).  【Key(中位3.1cm);肿瘤边缘距乳头0.7~11cm(中位3.4cm)。其中浸润性导管癌56例,黏液腺癌4例,腺癌5例,浸润性小叶癌2例,鳞状细胞癌1例。腋淋巴结阳性19例,阴性49例;ER/PR阳性46例,阴性22例。  1.2取材方法  68例乳腺癌全乳切除标本,在肿瘤中心与乳头的连线及其垂直线上四个方向,分别于肿瘤边缘外1、2、3cm处取材,各标本分别行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查、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检测。  1.3病理组织学观察  按照《肿瘤病理学》乳腺癌病理分类标准对乳腺

6、原发病灶进行诊断及组织学分级[1]。将癌旁增生性病变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增生。将正常上皮、轻度和中度增生性病变合并为复发低危险组,该类病变不需手术切除,可观察随访;将重度增生性病变和癌合并为复发高危险组,该类病变应切除干净,以减少局部复发危险。  1.4C-erbB-2、P53、PA检测  免疫组化S-P法(IHC)检测癌和癌旁组织C-erbB-2、P53、PA蛋白表达;用核酸原位杂交(ISH)检测C-erbB-2基因扩增,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检测P53基因突变。为减少假阴性比例,以期寻找更为安全、彻底的切除范

7、围,对C-erbB-2、P53的检测以其中任一检测结果阳性即为阳性,从而提高检测的灵敏度。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计算法。  2结果  2.1癌旁不同范围乳腺组织各种病变的发生情况  随距原发癌越远,癌旁发生高危病变、PA、C-erbB-2及P53阳性的比例逐渐降低(P<0.05)。按形态学有高危病变或PA、P53、C-erbB-2任一阳性即为危险因素阳性,可见癌旁1cm及2cm处危险因素阳性的比例明显高于3cm处(P<0.05),1cm与2cm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3例(4.4%)在癌旁3c

8、m处仍有危险因素存在。见表1、2。表168例标本癌旁不同范围高危病变及各项肿瘤标志物表达情况例(略)表268例标本癌旁组织危险因素与癌旁范围的关系(略)注:-采用F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